不明不清 作品

329 敏感話題2

  就像是改革朝政一樣,太快了非但起不到好作用,還會讓朝廷、國家都陷入亂局,對誰都沒有好處,只能循序漸進一步步慢慢來。

  在明朝初年,北部邊境由於蒙元殘餘勢力不斷試圖南下,迫使朝廷派遣了大量軍力囤駐,這就衍生出一個問題,後勤補給怎麼辦?

  當時北方各省遭戰亂波及已久,民生凋敝,人口和農業都還沒恢復起來,肯定無力負擔邊軍的補給,糧草、裝備都要從大後方北運。

  可是受到運輸條件的限制,長途販運大宗貨物的損耗很大,同時還要徵召大批勞役,讓剛剛建立的大明朝廷難以為繼。

  有道是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朝廷經過商議,決定把向前線運送糧草裝備的活兒承包給民間商人去做,做為報酬,事後按照商量好的比率提供鹽引,也就是購買食鹽異地販賣的介紹信,或者叫提貨單。

  中國歷史上的不少朝代都把鹽當做禁榷商品,由朝廷專營,不允許私人未經許可買賣。歷史又告訴我們,凡是壟斷必然產生暴利,獲得買賣食鹽的許可就成了商人掙大錢的捷徑。

  兩邊都有需求,自然一拍即合。於是商人們想盡辦法把足額糧草裝備運到了北方前線,滿足了邊關將士的需求,同時又拿到了買賣食鹽的許可從中獲利,這就是從洪武年間推行的“開中法”。

  靠著開中法很多商人都發了大財,其中以山西商人最多,被稱作晉商。為什麼是山西呢?因為這裡從唐宋開始就是邊境,始終處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交鋒的第一線,戰亂不斷。

  再加上氣候和土地貧瘠的原因,遇豐年而不足食的情況很普遍。吃不飽的人膽子都大,除了餓死之外啥也不怕,包括被砍死。

  開中法一出,山西必須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無數人告別了家鄉和親朋好友,揹著簡陋的行李和僅有的本錢,踏上了通往漢蒙交界的商路。

  後世裡常會聽到走西口一說,其實這個詞在明朝就有了,說的就是山西商人押運戰備物資從長城朔州殺胡口出關進入蒙古高原的行為。與福建沿海百姓駕船下南洋有異曲同工之處,成功了賺的缽滿盆滿,失敗了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