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41 最後通牒

  “袁藩臺,貴國皇帝的聖旨是什麼意思?”但欽差並沒停留,在碼頭上宣讀了聖旨之後轉頭上船即刻離開。這番操作弄得葡萄牙治安官有些迷惑,不知道是什麼地方準備得不妥當,惹怒了皇帝的特使。

  “加鄉老,不用擔心,特使並不是生氣,而是在表達大明皇帝的態度。發生在馬尼拉的事情你應該也聽說了,皇帝並不認為是當地土著人襲擊了大明海商的船隻,而是呂宋的佛郎機人總督在暗中指使。

  這種事他們做了也不是一次,真是屢教不改,欺我朝無人!大明皇帝你應該不陌生,若不是念著舊情,這次來的恐怕就不是一艘交通船了,而是伶仃洋上的所有黑帆船。

  好自為之吧,本官以為儘快把聖旨送到馬尼拉,勸勸你們的總督,讓他把海商的貨物船隻賠了,保證今後不再慢待大明海商才是上上之策,萬萬不要輕慢。”

  袁應泰是跟著欽差乘船來的,不過並沒有一起走,等的就是給佛郎機人解釋聖旨的含義,免得因為文字誤解給皇帝添麻煩。

  要說貴為廣東左布政使,三品大員,為啥會這麼看重區區幾百佛郎機人,還特意跑過來當翻譯呢。沒轍啊,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這位佛郎機人治安官並不是佛郎機人推舉的,而是當今大明皇帝欽點的。

  說起來話長,當今聖上還是太子的時候身邊有幾個近臣,比如王安、陳矩、李贄,還有個番僧利瑪竇。這些人在皇帝登基之後,順理成章的身居高位。

  王安、陳矩把持了司禮監大權,李贄則破格進入內閣,利瑪竇雖然因為外國人的身份沒有做官,卻也獲得了不少特權。比如在京城建造歐羅巴神廟,同時也成為了居住在大明境內佛郎機人的總代言。

  正因為有了這層關係,濠鏡澳的佛郎機人才獲得了部分自治權。他們名義上仍屬香山縣管轄,卻不用再繳納租金,還可以自發推舉一名治安官,仿效夷人治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自行管理濠鏡澳的內部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