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62 禍不單行

  有了他們的技術和錦衣衛頭銜協助,當地誰再敢推諉阻撓就不是和工部屯田司做對了,而是要問問錦衣衛的詔獄答應不答應。

  俗話說的好,樂極生悲。整個夏天皇帝都是笑著的,但到了七月底嘴終於合上了。一個噩耗從廣東傳來,兩廣總督李贄在巡視廣西梧州時一睡不醒,享年85歲。

  來自廣東的加緊文書半夜送到司禮監,當天凌晨內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戴也在家中撒手人寰,享年75歲。

  據王安講,這位老臣的枕邊放著一折奏本,裡面的內容正是要建議皇帝該選擇誰接替李贄的職務,以免年老體衰突發意外,讓朝廷手忙腳亂,耽誤了新政。

  “這個鬼天氣,是上天在收人吶……”還在熟睡的皇帝被從夢中叫醒,聞聽兩個噩耗,揹著手在寢宮裡轉悠了好幾圈,最終也沒憋出什麼經典語句來。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兩位對江山社稷、對朕的貢獻極大,均是大明的肱股之臣,朝廷決不能慢待。具體該如何賜封追贈伱們商量,朕以為文正和文忠配得上李贄和李戴的一生。

  為了讓後人永記,在午門外兩側立碑,篆刻其功績。另擢人去他們家鄉修建御製牌坊,具體操作交由通州馬經綸去辦吧。”

  但是在御前會議上皇帝倒是挺痛快,把文臣能享受的死後最高榮譽文正賜給了李贄,李戴的文忠也不差,和張居正一樣了,令在座的官員們羨慕不已。有了皇帝的態度,之後的追封追贈想來也沒人敢偷工減料,哪個高就來哪個唄。

  至於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把紀念官員的石碑放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的地方合適不合適,誰也沒提。打破祖宗法度和標新立異已經成了景陽皇帝的特點,這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後一次,慢慢習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