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64 南洋總督2

  “嗯,葉閣老所言不假,袁可立暫不可動。但南洋總督也不能拖,葉愛卿可有合適之人舉薦吶?”

  王永光為何要推薦袁可立洪濤心裡一清二楚,這叫無中生有,是官場裡用來拆臺的一種手段。相比起直來直去的彈劾、詆譭要更隱晦,也更陰險。

  當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對自己產生了威脅卻又無可奈何時,絞盡腦汁去琢磨如何將其搞垮很難達到目的,還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

  此時不如換個思路,找機會把這個人或者這個部門的首腦調離,哪怕去了更高的位置也不怕,只要能讓其離開原地,換成別人擔任,說不定就能找到辦法。

  畢竟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想法不同,社會關係不同,行事風格也不同。在袁可立身上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在他的繼任者身上沒準就能找到呢。

  但官場裡的爭鬥通常都是不擺上檯面的,洪濤也無法依據自己的推測去責備王永光犯壞。萬一人家沒這個意思,只是純粹的選賢,豈不是顯得自己太多疑太不信任人了。

  詢問葉向高的意見就是洪濤的測試方法,想看看王永光的推薦是不是事先經過策劃的,有沒有與其他人合夥的企圖。

  如果葉向高也順水推舟鼓動自己讓袁可立出任南洋總督,那內閣首輔位子就坐不長了,下場也會很慘。既然上了自己這條賊船,一輩子就別想下去,更不許當牆頭草。

  “呃……臣以為廣東布政使袁應泰推廣新政得心應手、成績斐然,對當地更為熟悉,讓其統管廣東福建兩省應會成為第二個李贄,為朝廷和陛下分憂!”

  葉向高心裡苦啊,每次遇到皇帝想說又不好說出口的時候,自己肯定是那個提著刀在前面開路的。王永光的小心思他也能琢磨出來,是不是有預謀不清楚,就算有也不會讓自己知道。

  眼下自己在朝堂裡已經被掛上了保皇派的標籤,不光摘不下去還要時不時往上添幾筆,把保皇派的立場寫得明明白白。早已經沒了退路,只能跟著皇帝一路走到頭,把擋箭牌和應聲蟲的角色繼續演下去,且要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