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82 看不見的戰線2

  其實喀爾喀五部也沒有太大損失,雖然失去了邊牆以南的大片土地,還要時刻防備著女真人的襲擊。卻可以從喀喇沁與察哈臺兩個部落與大明的互市中分到一些份額,屬於東邊不亮西邊亮,到底是賠是賺還真不太好計算。

  “陛下,一下子開了兩個互市,且皆是沿途山路險峻之地,我朝商人運進運出著實不易。是不是可以換成宣府一處,其地互市已久,有驛道可通行車輛。”

  對於皇帝這番令人眼花繚亂的騷操作,朝中眾臣最開始是擔心,生怕海軍捅了馬蜂窩,讓原本已經趨於平靜的邊關戰事再被點燃。

  待李如樟的陸戰衛趕著羊群、馬群和牧民進入界嶺口,他們又開始擔心互市的口子開的太大,對邊軍防禦造成不利影響,想把地點從古北口改成宣府。

  “無妨,別說是崎嶇的山路,哪怕前方都是峭壁密林,只要有銀子可賺,商人們也會想盡辦法把貨物運進去再運出來。朝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管好邊軍,別讓他們成為攔路搶劫的強盜。”

  其實朝臣們為何想把互市地點換成宣府洪濤心裡很清楚,無它,還是一個字,錢。宣府一直都是和蒙古人互市的首選地,從而商戶雲集。

  開市的時候他們就做正經買賣,不開市的時候則搞邊境私貨,從食鹽到糧食乃至盔甲武器,什麼賺錢就倒騰什麼,無所不用其極,半點民族國家利益不顧。而在這些商人背後,還站著一群更喪良心的群體,官僚!

  自古以來官和商就沒分開過,官員手裡有權,但權不能直接拿出來花,想變現,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辦法就是與商人勾結在一起。什麼地方商人多,什麼地方就能看到官員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