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84 得加錢!

  把羊毛紡線織布當做產業來幹確實沒人想過,更沒試過,除了思路不夠寬闊之外,主要還是受限於加工手段的落後,單靠人力效率太低了。

  像毛毯、毛呢、毛線這類日常用品,單價肯定不會太高。產量小就意味著利潤少,小門小戶玩一玩還成,大資本根本不屑一顧。

  可要是能批量大規模生產,其意義立刻就不一樣了。棉布單價也很低,可架不住銷量大,從大規模推廣種植到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不過百年,眼下已經取代了絲綢,成為最賺錢的產品,且市場看不到邊際的大。

  同樣的道理,毛毯、毛呢和毛線,也和當初的棉花一樣,都屬於未經開發且市場巨大的新生產物,此時誰若是不抓住機會撲上去,真就是失去了幾輩子的財運。

  而景陽皇帝設計出來的梳毛機、紡紗機和織布機,不光能把棉花變成布匹,換幾個零件之後,也能把羊毛像棉花一樣擺弄,效率稍微低一些,卻比手工製作要快幾十倍。

  有了技術,才能把原本不值錢的羊毛當做商品,利潤還十分優厚。與此同時,投資建設毛紡廠就成了繼棉紡廠之後的又一個掙大錢門路。

  有道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六部九卿和內閣大學士們第一波得知此事,沒有道理放任掙錢的機會從眼前溜走。

  有一個算一個,包括以恪守禮法著稱的大學士翁正春,都眼巴巴的等著皇帝金分配股份呢。這回可真是金口玉言了,每個字都價值千金!

  至於說為此要違心答應皇帝多少不太合乎自己理念的政策,這些政策是否會對國家造成傷害,他們一時半會真顧不過來了。

  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啥理想抱負,世界上任何一種東西,包括思想,都是有價格的。不賣,只能是價格沒談好;堅持,說白了就是價格比較貴,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