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24 新與舊3

  可王象乾還不甘心,既然從成本上找不出毛病,那就得聊聊企圖了。景陽皇帝從登基開始有一件事始終沒停,建工廠,各種各樣的工廠。

  以前大家習慣性的認為皇帝是在為內帑斂財,不讓收礦稅了就改用工廠。現在思量起來好像遠不止如此,除了賺錢應該還有更深遠的企圖,比如新軍。

  “嘿嘿嘿……愛卿猜對了,朕從做皇子起就沒有一日不在為大明的將來思考。想來想去,只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不做大的改動,還按照原本的模式混日子,江山社稷不久矣。

  之所以到了這種地步,主因並不是朝臣們懈怠,也不是百姓們懶惰,而是時代變了。

  天下不再是一家一姓一朝的天下,放眼看一看,女真、蒙古、朝鮮、日本、安南、暹羅、呂宋都在變,歐羅巴人的大帆船載著白銀香料和大炮,不遠萬里前來虎視眈眈,可謂四面楚歌。

  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然可用來耕種的土地並不充裕,再加上氣候、水源等諸多因素,光靠農桑只能勉強讓百姓不挨餓受凍,怕是連吃飽穿暖都做不到。如果再遇到天災人禍,朝廷需要用兵,必然捉襟見肘。

  想徹底解決這個難題,工廠才是出路。它可以讓農民照顧更多土地,讓織戶產出更多綢布,讓士兵具備更高戰鬥力,讓工匠如虎添翼,最主要的是讓朝廷收到更多稅賦。

  有了這些錢糧朝廷才能養強軍、才能給臣子提供更好的待遇、才能鋪設道路橋樑、治理河流開墾土地、修建醫館書齋讓更多人讀書認字,讓更多百姓衣食無憂,讓環伺的宵小不敢輕動。

  兵強了國才能穩,國穩了民才能富,民富了朝廷自然水漲船高。這樣算不算盛世朕無法自己評判,但朕願意為這個目標去試試,也希望愛卿和諸位臣工能鼎力相助。

  朕知道新政會給很多人帶來困惑甚至傷害,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些。走私也好、兼併土地不納稅賦也罷,終歸有損道德禮法,如果可以從正常貿易和工廠分紅中獲得更多利潤,何必非得看著腳尖前面這點小利不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