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34 何患無辭

  現在皇帝完全佔據了上風,三大營被打垮了不說,朝臣們還背上了謀逆同黨的嫌疑。很明顯,皇帝不光想取代三大營,還要求朝臣們主動表態,最好是求著皇帝抓軍權,不答應就一頭撞死那種求。

  擱在以前,朝臣們完全可以推選出來某位或者某幾位武將功勳重整三大營。反正距離前線還很遠,女真人不可能一而再而三的輕鬆入邊。就算真的再來一次,誰率領三大營出戰誰就去頂雷唄。

  但現在這一招顯然沒法用了,皇帝親自帶兵打敗了女真人,且有了戰鬥力的標杆。和海戶司、海軍水手、工廠工人臨時拼湊起來的守城隊伍相比,誰敢說重建的三大營就能超越?別說超越,怕是連等同都做不到。

  此時誰也不敢找人來頂雷了,就算找了也沒人肯出面,除非皇帝下旨強令。問題是皇帝會配合嗎?明顯不太可能。這位可是彈指一揮間令敵人飛灰湮滅的皇帝,想在軍事問題上矇混過關等於自取其辱。

  “千萬不要太相信朕的耐心,如此朝廷大事做為臣子面對君上詢問全都沉默不語是何道理?難不成嫌謀逆同黨的罪名太縹緲,生怕東廠查證不利,非要讓朕背上嗜殺之名嗎!”

  足足等了一盞茶仍舊沒人回答,皇帝終於被激怒了,蹭的一下站了起來,雙手撐在桌面上瞪著眼巡視每一個人,言語中充滿了赤果果的威脅。

  “陛下息怒,臣是兵部尚書,京城防禦懈怠、三大營不堪大用,臣首當其衝!”

  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再不回答問題,皇帝極有可能徹底撕破臉,拿某個人或某些人當雞殺了。可一屋子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更放不下臉面去違心的要求皇帝掌控軍權。

  這麼做肯定能躲開眼下的麻煩,卻躲不開滿朝文武的鄙視。如果被整個階級唾棄,和被皇帝砍頭相比,孰重孰輕很不好界定。最終還是兵部尚書王象乾出面接下了帝王之怒,讓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王承恩和王安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如果朕沒記錯,王愛卿是景陽五年十月任兵部尚書,至今三年有餘。那就給朕詳細說說,在這段時間裡你是怎麼把三大營從十萬餘變成了五萬,又是怎麼讓精銳變成了老弱的。

  王承恩,紙筆伺候。王尚書說的每個名字都要清清楚楚記下來,一個都不能漏。他們都是挖空禁軍的罪魁禍首,誅三族,千刀萬剮也不足以抵消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