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37 有朋自遠方來

  皇宮能成為天然的屏障,可她們的家人不能也住進皇宮,若是捲進某些人設下的圈套,將來有一天被人拿來當擋箭牌用,難免會傷了感情。

  “臣妾知道輕重,不會給皇上添麻煩。對了,今天王安送進來一些珊瑚和寶石,說是朝貢使節送給宮裡的禮物。個頭很大,比慈慶宮裡擺的還大。臣妾是該留在慈寧宮,還是給皇太后送過去?”

  對於這番叮囑皇后已經快把耳朵聽出繭子了,她很納悶皇帝為何要如此防範朝臣,有時候比盯賊還緊。但搞不懂並不妨礙堅決執行,後宮不幹政是祖訓,朝堂上的事情不懂是應該的。

  “朝貢?送給宮裡的禮物……王承恩,差人去問問王安,是哪裡的番邦來朝貢了。黃鼠狼給雞拜年,送這麼大禮肯定沒憋好屁。皇后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就送去慈慶宮吧,有空的時候多陪皇太后玩玩麻將,輸了找朕要。”

  可能是被每年找各種藉口來好幾次的朝鮮使團搞怕了,洪濤一聽說朝貢就總覺得內帑要損失,送的禮物越貴重損失越大。

  這些錢都是自己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別看數字挺大,可並不富裕,光是陸軍的裝備就得花出去一大半。如果銀行業務開展順利,第二期、第三期款項也得投入,真沒閒錢拿來打發這些叫花子。

  不光內帑不能給,朝廷的太倉也不能給。啥天朝上國氣度,全玩蛋去吧,帶著一大堆人來蹭吃蹭喝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臨走還得連吃帶拿,憑什麼啊!

  逢年過節提點禮物去長輩家裡看望很符合中華文化裡的孝道,但孝道里可沒說長輩還得回更重的禮。禮部那群讀書把腦子讀壞了的玩意總把天朝上國掛在嘴邊,可渾身上下半點長輩的氣度也找不到,更像是三孫子。

  總以為國與國之間能用些許小恩小惠保持穩定的友好關係,殊不知越是大度、寬容,人家就越不把你當回事。連做人的道理都沒搞明白,十年寒窗頂個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