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47 日新月異7

  但你要說他貪吧,任戶部尚書這麼多年了,工作上勤勤懇懇、賬面上乾乾淨淨,沒虧欠過朝廷一個銅板,也不曾大肆收受過賄賂。

  所以說吧,官員的好壞不能僅從一個方面來衡量,人有多複雜,官還要加個更字。因為當官就是管理人,必須更上一層樓。

  雖然京債的利息挺高,對於新上任的官員償還起來也不是很容易,可是和前途比起來真就不值一提了,基本沒有人會為了這些錢去鋌而走險。

  另外進士們上任之後,很快就會發現想來錢也不太難,各級官員基本都有各自弄錢的門路,只要能把理想放一放、良心收一收,不敢說大富大貴,反正不會被債務纏身。

  當然了,官員們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搞錢門路都和收割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他們每多拿一兩銀子,百姓們至少要損失一兩銀子。

  有時候為了掩人耳目,多轉幾個圈子,把過程搞複雜些,這個比例還要更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官員們為了把到手銀子洗白,寧可耗費掉幾倍的人力物力財力,也不能讓百姓多拿一個銅板。

  這倒不是官員們天生痛恨百姓,而是這套體系賦予他們的本職工作,誰不這樣幹誰就無法被體系接納,很容易就被碾成齏粉了。

  明朝中後期官場的貪汙腐敗現象嚴重,不能說全是因為京債引起的,卻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正是由於京債的存在且普遍,讓很多有理想抱負的年輕官員在沉重的經濟負擔壓迫下,不得不對現實低頭,走上同流合汙的道路。

  “妙啊、甚妙!讓玉函這麼一提,為兄倒是也有了點想法。若是此次還不能上榜,為兄就不想再走科舉這條路了。

  我打算回家去開家香皂廠,那東西容易得很,只需購買一套產自天津衛的設備,好生經營幾年比做官掙的還多。只是如此一來,家父肯定心有不願,開廠的銀子就得落在這家銀行的頭上了!”

  要說從小生長在有經商傳統的環境裡,對人的思維模式影響必須很徹底。中年舉子雖然沒有馬上意識到可以利用分期貸款牟利,卻也不是毫無收穫,已經開始琢磨能不能在風險投資上有所得了,絲毫不把做生意賺錢當做羞於啟齒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