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81 分歧

  雖然掙的肯定沒開工廠多,卻勝在安穩,不用投資不用冒險,只要有力氣還勤快,每年就能把工資帶回家,順便還學了手藝、漲了見識。

  “朝廷要是能在大明各地都推行新政,即便不靠海沒有港口,靠當地特產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現在泉州的生鐵、石灰、塊煤的價格一天比一天高,本地又不產這些,只能從內地找。

  已經有人用海船北上了,專門收購這些東西拉回去販賣,價格雖然比不上白糖、絲綢、茶葉,卻勝在路途短、風險小、數量大,照樣能賺大錢。

  可惜朝中反對新政之聲絡繹不絕,真不知道那些大員們是怎麼想的,放著好好的生意不想做,難不成讓百姓吃飽穿暖會辱沒聖賢?”

  說話間酒菜陸續端了上來,一邊吃一邊喝,幾杯酒下肚,莊際昌的嘴就有點管不住了,說著說著拐到了朝政上去,還對某些官員頗有微詞。

  “張嘴買賣、閉嘴銀子,爾等還是讀書人嗎?新政新政,難不成與民爭利就是好官了,豈有此理!”

  五個來自天南地北的年輕人好不容易湊到一起,有點像後世的大學新生,見面之後有說不完的話。推杯換盞聊得熱鬧,多少有點旁若無人,結果引來了旁邊一桌的厭煩,當即有人出聲喝問。

  “沒有買賣、不賺銀子,爾等又是靠何物在此吃酒看戲的?新政與民爭利,笑話,沒有新政趕上災年才會民不聊生,再遇到海匪就是家破人亡。此等見識,即便考中了也是枉然,不如趁早離去!”

  莊際昌歲數最大,性格也最豪爽,再加上南北的酒水度數有些差異,此時已然喝得面紅耳赤步入微酣,聽聞有人指責自己粗俗市儈,還詆譭新政,立馬不樂意了,連是誰都沒看清楚立刻扯著嗓子懟了回去。

  “這位兄臺,不知如何稱呼?”旁邊桌上出言喝問的人聽見對方不僅不收斂還出言不遜,噌的一下站起身形,但不等他繼續糾纏,又被身邊一人按住了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