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85 賣個破綻

  該不該保、該怎麼保,不是簡單的皇帝下旨赦免,還得考慮到更多因素。在沒有徹底搞清楚他們到底為什麼打架,又是怎麼把人打死之前最好先按兵不動,看看朝堂裡的反應再說。

  “臣已經見過刑部沈尚書,他對毆鬥雙方的態度有些微妙。廣東和福建舉子皆被收監看押,另一夥多以南直隸舉子為主,卻被勒令返回居所,不許隨意走動。”

  皇帝回到養心殿,錦衣衛指揮使王之楨已等候多時,仔細彙報了抓捕經過後,又把送人犯去刑部大牢的細節提了出來,好像意有所指。

  “不要言之無物,有什麼想法儘管說。”

  聽了半天洪濤也沒聽出個所以然來,王之楨不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自打朝陽門御駕親征之後,五城兵馬司又還給了兵部,他們趕到現場控制住局面之後才通知的錦衣衛。

  “……臣雖沒有親自問過口供,卻也聽人犯說起了大致經過。兩撥舉子是因為新政優劣吵起來的,酒樓裡其他舉子先後捲入。不知道誰先動了手,也不清楚死者為何人所傷。在此種時候刑部有明顯偏袒,怕是難以得出公正判決。”

  不愧是官宦世家出身,王之楨對官場上的風吹草動非常敏感,僅憑刑部尚書的細微舉動就聯想到了更深遠的問題。但他沒有明確指出來,只是隱晦的提了大概,很顯然也不是百分百確定,不想為此擔責。

  “你手下若有熟悉獄卒之輩,不妨從側面打聽一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吶。”王之楨猜的對不對呢,洪濤也不敢下結論。不過秉承著誰也不相信的基本原則,還是要在這件事上多費些精力。

  別小看了一件案子的判決,有可能會在民間引發一連串的誤解。新政在廣東和福建逐漸深入民心,但還不是很穩固,必須防止有人藉機打壓。

  “陛下聖明,臣馬上去辦!”聽到皇帝的旨意王之楨總算鬆了口氣。這就對了嘛,即便在與朝臣們的爭鬥中已略佔上風。也絲毫不該放鬆戒備,跟著這樣的上司幹必須特別有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