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88 佈局雞籠島

  順便還能和島上的少民們交流交流,啥願意不願意的,好好說話就是僱傭,給臉不要臉那就抓奴隸,只要往脖子上套個鐵圈,幹起活來比給錢還賣力氣。

  “陛下放心,加上原本的戰艦和武裝貨船,海軍隨時能出動二十艘戰艦,可以搭載三千陸戰隊。如果山海關和北面邊牆突發戰事,再抽調三千陸戰隊協助也不成問題。

  沈指揮使在陸戰和海戰方面都有不俗的經驗,海軍將士也都是忠君之輩,無論陛下指到哪裡海軍都會打到哪裡,毫無怨言。”

  但袁可立有點會錯意了,以為皇帝是因為不能在處理內部問題上動用陸軍才有此擔憂,趕緊表明立場。畫外音就是海軍沒任何顧慮,讓打誰打誰,值得信任。

  “多留意下遼東的變化,去年扣邊建虜受了不小損失,已然從山海關外撤兵。朕以為他們除了要對付其他女真部族,很可能會加強對南邊的攻勢。

  朝鮮人不可信,派遣陸戰隊上岸襲擾時一定要對將官們言明,不要對其太坦誠,既要防著女真也要防著朝鮮。如果出現異常,絲毫不要猶豫馬上撤回海邊,不許戀戰。

  現在還不是打硬仗的時候,再韜光養晦忍幾年,待朕準備好了有的是大戰要打,留著卿卿性命,屆時再為國效命不遲。”

  雖然洪濤也看出來有誤會,也不多做解釋。袁可立獨領海軍,戰鬥力越來越強,受到的猜忌也隨之增多。可以說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盼著他倒黴的,再堅韌的性格也難免會多想,比如說功高蓋主之類的慣例。

  此時自己說什麼效果都不會太好,反倒增加了他的心理負擔。而繼續往其肩上壓擔子,才能讓他感受到來自皇帝的器重和信任沒有消失。

  “既然陛下提起了朝鮮,臣倒是有個事情需要稟報。根據前往日本的武裝貨船回報,朝鮮人可能正在和日本人暗中交易。由於還沒找到確鑿的證據,故而沒有正式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