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99 用心良苦

  看著許弘剛鐵嘴鋼牙咬死不認的做派,洪濤只能撕破臉皮把實情和盤托出。這並不是最優選擇,雖然能揭露朝廷重臣的禍心,卻也昭示了皇帝派人監視臣子的實情,對相互建立基本信任沒什麼好處。

  當然也不算最壞的情況,要是沒有海戶司辦事得力,從發現周某夫婦出府到跟隨其出城,再到通州突然上船,馬上發覺有問題,及時聯絡當地錦衣衛予以攔截審訊,誰又能想到死去的舉子和左都御史有牽連呢。

  有了這個確鑿證據,就不用大肆抓捕相關人等,挨個去錦衣衛詔獄裡過篩子,就能把案子辦成鐵案。既讓朝臣們無話可說,也讓舉子們心服口服,免去了之後有可能分不出勝負也辨不明是非的輿論大戰。

  “許弘剛,伱真的認識周東陽!”聽完了皇帝的講述,第一個有反應的不是當事人許弘剛而是刑部尚書沈應文。https:/

  之所以關押了廣東和福建舉子,一口咬定他們是兇手,就是受了許弘剛的蠱惑,覺得周東陽之死是天賜良機。如果能抓住做一做文章,不能說直接打敗皇帝的新政,也能挫其銳氣,儘可能阻止向浙江乃至全國蔓延。

  結果算計了半天,張羅了半天,把能鼎力相助、志同道合的同僚們都發動起來了,還搭上了數十名舉子,到頭來居然是個騙局,情何以堪啊!

  “臣是否認識周東陽與其被打殺並無關係。臣是有欺君之罪,任憑陛下處置,死而無憾。然殺人償命也是天理,懇請陛下奪其功名,交由三法司共議!”

  面對皇帝的咄咄逼人和同僚的怒目相視,許弘剛沒有退縮。事已至此,縮頭求饒不是明智之舉,最好的脫身之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攻其必救,逼著皇帝不能公開袒護那幾名舉子,把事情搞大,才有可能保住性命和家族。

  這一招其實也不是和外人學的,全靠皇帝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利益互換嘛,只要價格合適,全天下就沒有不能交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