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07 悄悄進行的軍改

  “大頭啊,新工作可還適應?”但所有規則紀律都有特例,比如皇帝就可以不遵守。剛剛教訓完王承恩,轉眼就當了反面教材。

  “託萬歲爺的福,三十六頭一次出任務就小有斬獲,小小的立了一功。”朱三十六本人對皇帝的稱呼也沒任何異議,立正站直,單手攥拳齊胸,就算是行了大禮。

  “此次急著入宮還是走私火炮的事情?”關於統計司的工作洪濤並沒有考核要求,這個部門就是將來標準情報機構的雛形,剛剛展開之際成績並不重要,鍛鍊篩選合適的人才、逐漸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才是關鍵。

  不過能摟草打兔子獲得一些有用情報也不是壞事,朱三十六就是幸運兒之一。他憑藉著發現了火炮走私一案,已經從什長升為隊長,授勳武騎尉。

  明朝的武將體系和文官差不多,分為了命官、散官、勳官、任事官四種。命官也叫職官,是按照品階由皇帝正式任命的,從正一品的左右都督到從六品的試百戶,共十二個等級。

  散官也叫散階,比如光祿大夫、驃騎將軍之類的稱號,只代表獲得嘉獎的等級和享受某種待遇,沒有實際任職和差事,與後世的勳章意思差不多。勳階則是散官的補充,與實職和俸祿並無影響。

  任事官屬於臨時委派職務,比如提督、經略、總兵、掛xx將軍印等等,無品無階,辦完特定的事情、打完特定的戰役,交還印信,職務隨之撤銷。

  洪濤嫌這套體系太繁瑣,到了後期一個人會有n個頭銜,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於是在建立海軍的時候就給改了。

  但由於懶的緣故,又不想挖空心思重新設計全新的體系,也就沒有全盤推翻舊體系另起爐灶,只在其基礎上總結歸納簡化了一番。

  新的軍職體系只有兩個分類,正職和勳職。正職依舊沿襲了命官的十二個等級,再加上不入流的隊長、什長、伍長、兵、卒,總共十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