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12 惡向膽邊生

  “聚百姓、毀礦山、殺礦監……”三人不得不起身觀看,然後異口同聲的唸了出來。有人好像完全明白了,眼神中燃起熊熊烈焰,有人則不太理解,一臉的迷惑。

  “不錯,礦山也好、工廠也罷,都需要熟練工匠勞作,若是能把這些人逼退,使其心生畏懼,再大的工廠也不過是一堆馬棚牛圈。

  只要能將此舉在一兩處奏效,各地很快就會有人爭相效仿。到時候工廠不能保全,新政也就成了一紙空文,不攻自破!”

  陸懋龍的辦法確實很簡單,製造謠言煽動民眾去工廠鬧事,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再把事件的始末顛倒黑白傳播開來,基本就贏了。

  這個辦法也不算什麼發明創造,至少在南直隸和江浙地區已經存在了上百年。每當皇帝要插手一些由官僚士紳壟斷的行業時,各地就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民間暴動。

  此時當地官府甚至衛所都會異口同聲的把責任推到被針對一方頭上,比如礦監、織造局、市舶司、鎮守等,即便派遣欽差前來核實,聽到的、看到的,也全是同樣的情景。

  只要這股火苗被點燃,輕則禍及鄉村,重則糜爛州府。不管皇帝是否調兵遣將前來鎮壓,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百姓談之色變避之不及,別說積極參與,連沾邊都不敢了。

  遠的不提,萬曆皇帝豢養了大量太監去各地監督織造、海貿、礦山等行業,就嚴重侵害了官僚士紳集團的利益,結果幾十年下來,各地因為鎮守、礦監、製造局引發的騷亂、暴亂層出不窮。

  同時在朝堂之中還有官僚士紳們的代表裡應外合一起施壓,把萬曆皇帝搞得焦頭爛額,不得不選擇妥協,縮到後宮眼睜睜看著大好河山卻無法把握。

  “……可是海軍和陸軍又該如何應對?”

  這次陸懋龍又要祭出這個祖傳絕招來和新政抗衡,楊德周和張邦仁都沒有異議,唯獨屠本畯有些疑慮。他在朝中任職多年,對景陽皇帝的認知程度遠比地方官員和士紳們深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