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54 出師無名

  不管信不信,也得找到真兇才好討伐。可隔著那麼遠,又沒有大明官員在場,根本沒法查案,就是筆糊塗賬。因此向佛郎機總督索要賠償甚至是開戰,理由並不充足。

  一場名不正、言不順、不一定能打贏、打贏了也沒什麼實際意義、時機還不太對的戰爭,真有必要發動嗎?理由又是什麼呢?

  只可惜海軍是皇帝的私軍,任何人無權過問,軍費也不從戶部走,上疏提意見可以,想阻止一點辦法沒有。而皇帝這次只動用海軍,一點陸軍不用,根本不給總參軍機們行使權力的機會。

  攔不住皇帝擅起戰端,大臣們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報紙上。這軍隊還沒出發呢,先嚷嚷的滿街都知道了。而且不管有沒有功名都敢在上面寫文章瞎嘚嘚,標準的妄議朝政。

  如果國家大事全讓這些販夫走卒給講明白了,大臣們豈不是全成了擺設。此風絕不可漲,就算報紙背後有皇帝的身影,該維護自身權益時也不能慫。

  這次代表朝堂發聲的居然是內閣首輔葉向高,可見朝臣們的情緒有多大,打擊面有多廣,連一貫的應聲蟲都頂不住了,或者說本身也是這麼想的。

  “報紙當然可以討論,只要不行汙衊之事朕為什麼要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誰說的?”面對內閣首輔的擔憂,洪濤還真不敢隨便敷衍,在腦子裡使勁兒找了找,終於翻出句聖人教化。

  舊派官員全被自己剷除、壓制了,新派官員的數量和質量暫時又提不上來,可朝堂裡的活還得有人幹,這時候像葉向高這樣的中間搖擺派或者投機派就比較重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