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55 葉閣老轉正了

  那裡面有來自各地的消息,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縝密,以後再有什麼地方搞不太明白,先不要急著下結論,不妨去找幾個參謀問問,說不定能事半功倍。”

  玩古人言洪濤連王安也比不過,但要說打仗那可真是誰也不服。只不過和葉向高辯論軍事,還是海軍,真沒什麼可聊的。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就像一名專業運動員和業餘初學者過招,除非是特意哄著玩,否則根本玩不到一起去,費了半天力氣雙方都不會有收穫。

  但批評指正還是可以的,這也不光是給葉向高的建議,而是通過他的嘴傳遞給更多官員。他們的日常工作太偏科了,非常精通人玩人的把戲,卻又對實際工作特別生疏。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不好的政治風氣,高層整天在勾心鬥角,中下層有樣學樣青出於藍勝於藍,誰也不願意、更不會幹實事,全是虛對虛,最終引發社會風氣跟著轉變。

  “臣惶恐、臣有罪……”本想著引經據典規勸皇帝,沒承想反過來讓皇帝給教訓了一頓。可是面對指責批評,葉向高除了承認錯誤,一時間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有罪還不至於,現在是新政時期,很多舊的習慣都會慢慢不適應的,知道了趕緊改還來得及。今天朕也不讓你白來,好歹帶回去點乾貨,也算有個交待。

  不用解釋,朕心裡明白,伱如果不是被某些人問煩了、逼急了,絕對不會出頭露面來當面陳情。朕不關心他們是誰,也不認為這麼做是錯的。

  把朕的意思帶出宮,再把朝臣們的意思帶進宮,本就是內閣大學士的責任。以後不光要問,還得多問,隨時隨地都可以問。王承恩,給葉閣老準備塊養心殿銀腰牌,儘快送到府上去。”

  其實葉向高此時不跪地認錯,而是繼續引經據典、搜腸刮肚的爭論,洪濤會更高興。如果內閣首輔能和皇帝無話不談,將會是朝堂之幸、國家之幸。

  只可惜滿朝文武,包括李贄、袁可立、袁應泰,目前還沒人敢這麼做。習慣,或者叫文化,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的,伴君如伴虎這個詞一時半會也忘不掉。當了皇帝就別打算多聽見真話,這就是真理,也是現實。

  “臣感激涕零,必當鞠躬盡瘁、肝腦塗地,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但葉向高並不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一聽養心殿銀腰牌,馬上就把滿腹不情不願不滿不甘全扔到了九霄雲外,稽首到底,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