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99 八旗2

  這次舉傾國之兵西進討伐大明,努爾哈赤是下了血本的,除了把身體不太好的費英東和鑲紅旗旗主貝勒嶽託留在後方,剩餘的旗主貝勒、固山額真、輔政大臣傾巢出動,誓要一戰定乾坤。

  按照努爾哈赤的計劃,大金軍隊的攻擊重點選在了山海關。聽上去這個計劃好像有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執拗,實際上卻挺符合作戰意圖。

  此次大軍出動不是為了劫掠和騷擾,而是要打通向西的路徑,擴展族群的發展空間。現有的三條道路,喜峰口和古北口都位於群山環抱之中,雖然勉強能通過大軍,卻要繞路很遠,還無法攜帶太多輜重。

  如果選擇從這兩個關口強攻,即便突破了也沒有什麼後勁兒,只能搶一圈再原路返回,待的時間越久危險越大。最主要的是不能為下一次入關創造有利條件,反倒給大明朝廷提了個醒,以後更加難以攻克。

  想西進大明都城,唯一也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拿下山海關,利用傍海道地勢平坦的優勢,把大軍的輜重源源不斷的運上去。

  退一萬步講,就算攻打京城不順利,大明海軍又及時回援了,到時候大金軍隊也能不急不慌的向後退。只要山海關在手,就等於掐住了大明的咽喉,大金進可攻退可守,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

  但想攻克山海關,光有幾十門火炮依然不夠,必須讓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儘可能的分兵,再想辦法引誘守軍出城野戰。

  所以努爾哈赤派皇太極和額亦都率正白旗去佯攻古北口,阿敏和何和理率鑲藍旗佯攻喜峰口。剩餘的各旗主力則埋伏在寧遠衛到廣寧中後所一帶,距離山海關百里開外。

  只要山海關守軍敢分兵古北口和喜峰口,這些部隊就能在一天之內兵臨城下,優勢兵力爭取打開一個突破口。

  當然了,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這句民間諺語同樣適用於女真人。就在大金軍隊剛剛對幾個重要關隘進行了試探性進攻之後沒幾天,從喀爾喀五部那邊又傳來一個消息,大明景陽皇帝下了詔書,要親領陸軍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