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607 莽古爾泰

  在李成梁鎮守遼東鎮時,他跟著努爾哈赤東征西討,也與明軍打過不少次,繳獲過這種看著挺厲害的武器,經過仔細研究和試射最終還是決定棄用。

  還真不是努爾哈赤保守,正相反,大汗非常務實。在從京城逃回來的女真兵卒嘴裡聽聞了火炮的威力之後,馬上絞盡腦汁想方設法通過朝鮮人弄來了幾十門,為此把族中積累的上好紅參幾乎用盡。

  事實證明大汗的眼光沒有錯,火炮確實好用,尤其在守城和攻城的時候,比任何器械的威力都大。只可惜走私火炮的大明商人突然失去了聯絡,大金自己的鐵匠又鑄造不出來。

  但火銃就沒這麼好用了,明軍不善騎射,經常在馬上點燃火銃近距離噴射,但並不致命,如果遇上重甲幾乎造不成傷害。

  女真騎兵個個都是好射手,幾十米之內奔跑著也能射中對方,沒必要裝備明軍常用的三眼銃。至於說更長的火銃,太大了,裝填太麻煩了,射程依舊比不上步弓,還特別重,根本無法在馬上攜帶,最主要的是製造麻煩,性價比太低。

  可是眼前這支火銃顯然不是以前見過的模樣,重量要輕了很多,做工也精細了不少,又細又長的銃管裡還有麻花般的刻槽,很可能與火炮的來歷一樣,都出自西番人之手。

  這樣算起來的話就不是啥大問題了,再好的武器如果沒有數量,在大規模戰鬥中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今天算莽古爾泰得罪了長生天,才遭此劫難。

  幾隻做工精良、射程超遠的火銃同樣救不了大明皇帝,只要大明軍隊敢進入寧遠城,自己就不用佯攻詐敗將其引入伏擊圈了,寧遠城就是伏擊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