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611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

  女真軍隊在行進時與蒙古軍隊挺像,都是以馬匹代步,行動迅捷。但在作戰的時候立刻分出了明顯的區別,主力不是騎射,而是步兵。還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裝備了甲冑和盾牌的重步兵。

  在這些重步兵裡面,夾雜著不少步弓手。他們使用的戰弓與蒙古人的騎弓也有著明顯的差別。戰弓的弓體更大、弓稍很長、弦墊明顯。

  按照後世冷兵器專家們的說法,弓體大可以在弓體變形小的前提下增加對箭的推動力;弓稍長雖然增加了弓體的負擔,但槓桿作用更突出,適合發射重箭;加大的弦墊則能緩衝弓弦對弓臂的衝擊,產生等效弓臂變換效果。

  把這些理論放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來的特點其實就是一句話,箭射的遠且殺傷力大。

  如果對上蒙古騎兵,女真步弓手能在更遠的距離上獲得更大的殺傷力,給騎兵衝擊步兵增加難度。要是對上了明軍步兵,身穿重甲的女真步兵也不吃虧,更有絲毫不遜於蒙古人的騎兵做為掩護。

  總結來說,女真的兵種設置很有針對性,完全是為了剋制蒙古騎兵和大明步兵設計的。再加上他們的士兵多是獵人出身,單兵素質比大明、蒙古人都強,戰鬥力才能保持得很好。

  但勇猛善戰的女真步兵在寧遠城外一個照面就吃了大虧,原本用來對付大明火銃百試百靈的厚重盾牌和雙層鐵甲,面對景陽皇帝的陸軍卻成了豆腐渣。

  只要步兵進入百步之內,城頭上每發出一聲脆響、冒起一股白煙,女真的重步兵就會倒下一個,或傷或死,盾牌、鐵甲皆不可擋。

  好在城頭上的火銃數量不太多,女真步兵在付出了不小代價之後終於還是渡過了淤塞很久的護城河,摸到了城牆之下。

  可是還沒等把長梯架起來,城頭上又拋下來幾個黑鐵球。砸在頭盔上並不致命,卻會突然炸開,三四步內無人可躲,照樣是盾牌重甲皆不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