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095章 賢君能臣

  曹髦撇了撇嘴,給諸葛武侯交版權費了嗎?

  “要輕徭賦,愛惜民力,輕刑法,少肉刑....”

  王祥說的這些東西,隨便拉來一個大臣都能說,只是一些很廣泛的大道理,現在是魏啊,不是春秋!你說的這些東西,還有誰不懂呢??

  曹髦頓時就失去了興趣,可是,他腦海裡卻迅速湧現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王公?那要如何做到親近賢臣,遠離小人呢?”

  王祥沉默了一下,方才說道:“能得到天下所敬仰的,自然就是賢臣,而被眾人所唾棄的,便是小人...”

  哦,就是不看他做了什麼,就看他的名聲唄?

  曹髦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故而如今有州正官來選拔那些名聲很好的賢才來為朕所用!”

  “正是如此,此文帝之仁政也。”

  “朕若是想要更多的賢才,該怎麼做呢?”

  王祥再次遲疑,“陛下的意思是?”

  “朕想要將全天下的賢才都收入囊中!如今這般取士,還是太粗淺了!”

  “依朕來看,與其給士子們定品,倒不如直接給天下的大族定品,由尚書檯出面,等高品大族的子弟成年,直接召用,如此就省掉了很多的麻煩,對那些達不到高品的大族,再讓中正官來考察他們的名聲,才能,然後再擔任官員,這不是很簡練嗎?”

  “啊???”

  王祥瞪圓了雙眼。

  九品中正制並非是忽然出現的,他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漢末,就已經有鄉里評議的傳統了,到曹操的時候,曹操正式將清議納入國家取士流程裡,制定品級,不過,曹操更在意的是才能,雖然不忽略家世,但是更在意才能。

  到曹丕時期,中正正式出現,以家世、道德、才能作為選官的標準。

  再往後,司馬懿正式落實該政策,將地方的中正提到了廟堂中正。

  等到了司馬炎時期....就變成了如曹髦方才所說的,吏部等大族子弟成年後直接銓選入仕,不經過察舉,才能和道德不重要了,全看家世,淪為了門閥政治的工具,別說底層人了,就是寒門,都失去了往上爬的機會。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從此成為了事實。

  而曹髦這意思,就是直接提前,將發展到了巔峰的中正制拿到如今來用。

  王祥當然是被嚇了一跳,這會不會太快了一些??

  好在,他還是恢復了平靜。

  “陛下,這些事情,還是要多考慮的,不能著急。”

  曹髦點點頭,又問道:“那這輕稅賦又是怎麼說呢?”

  王祥緩緩回答道:“百姓多疾苦,戰亂不休,自然是要減免雜稅....”

  “這好啊!若是我們能對不同大族設立品級,然後達到品級的免稅,那民力是不是就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了?”

  “啊???”

  王祥再次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