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騾子

 李忠義全程做啞巴,一個字都沒有蹦出來。

 等走出那條大街後,他才長長的噓了一口氣。

 “可憋死我了。”

 顧瑾打趣:“大舅,你可真能忍。”

 李忠義左右看看,見周圍沒人,小心問道:“瑾兒,你剛剛的拳打的真好看。”

 “等到了瀾州,可不可以教教我?”

 顧瑾豪爽地擺擺手:“那有什麼不可以?只要你和小舅舅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她說完,興沖沖朝牛馬市走去。

 有了錢,自然得買買買。

 顧瑾早就想好了。

 首先得買三頭騾作為代步工具。

 騾子是驢和馬雜交產生的後代。

 雖然騾的繁殖力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強。

 它們肢蹄強健,富持久力,脾氣溫順,騎行平穩。

 最重要的是,騾子比馬的價格要便宜的多。

 接下來是油布和雨傘。

 這兩樣物資,下雨天必不可少。

 其次就是糧、油、肉。

 有騾子,可以多買一點。

 顧瑾計算著要買的各式物件,滿心喜悅。

 至於李忠義,他這段時間就沒有平靜過,每天像打了雞血似的,渾身都是勁。

 “瑾兒,我聽我爹說過。”

 “如果要買牲口的話,得找駔儈。”

 “要不然怕買到有病的牲口。”

 顧瑾愣了下,倒是沒有想到這一遭。

 李忠義難得看到外甥女有不懂的知識,他細細解釋。

 駔儈,又稱牙郞、牙商。

 他們可以從牲口的牙口、槽道、蹄胯、跨步等看出年齡與健康狀態。

 如果買家看中牲口,駔儈會在其中斡旋。

 一般在賣方的袖口裡捏要價,買方的袖口裡捏給價。

 如此來往幾次,生意多半能夠成交。

 顧瑾聽著挺複雜,便讓李忠義負責買騾子。

 李忠義被賦予重任,不免有些緊張。

 不過,他到底也有十六歲,與人交談兩句後,那拘謹之意就消散了。

 牙行的人並沒有見到他是個半大小子就輕視,態度反而極其熱情。

 因為買牛螺驢的大部分都是鄉間人,穿著好不到哪裡去。

 “李公子,不知道你想買幾頭騾子?”

 李忠義比劃一下:“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