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殷江陵

 每多認識一個字,他就發現自己懂得更多的道理。

 他能在字中,在成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心得。

 比如智,慧。

 急中生智,靜極生慧。

 智無心,慧有心,這說明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貧窮二字。

 貧字,上面是分,下面是貝,貝代表錢,所以,貧代表錢財被分,才有一貧如洗之說。

 窮字,上面是穴字頭,裡面是一個力,意指空有力氣卻賺不到錢沒有房子住,只能住在洞穴,陷入絕境。

 富字,“宀”有頂代表房子,“一”泛指房子的數量,“口”一層含義是能吃飽,另外一層意思是溝通和表達。

 想要富,要善於溝通表達,能言善道,並且有田地每年持續產出利益,就能擁有固定的房子和錢財。

 諸如此類,隨著認識的字越多,他揣摩出的心得就越多。

 殷江陵從小乞討為生,加入洞虛派前,每天過得渾渾噩噩,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活著。

 他只是遵循本能,每天尋找食物,不要餓肚子。

 但自從識字後,他整個人如大夢初醒。

 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

 馬車的價值是載人馱物。

 瓷碗的價值是盛放食物。

 當馬車不能再載人馱物,那馬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當瓷碗不能盛放食物,那瓷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失去存在的意義,就會被丟棄。

 就連稻穀,也是因為能養育人類,才會被人精心呵護。

 所以傳承幾千年,它們都沒有滅亡。

 世間萬物,大抵如此。

 先有利它的性,才能有生的權利。

 有了生的權利,才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殷江陵從小乞討,受夠了別人的白眼。

 他不想因為排位低被師父輕易放棄,他也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他要做人上人。

 想要達成自己的願望,首先就是得展現自己的能力。

 師父雖然是一視同仁在教導武藝,但在師父的眼中,與之最親近的,只有羅師兄。

 殷江陵沒想取代他,但他想與羅師兄站在同一個位置。

 所以,在見到何必和李由兩人後,才會特意去找師姑,說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