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利益捆綁

 如果不成功,顧瑾覺得他還會想別的辦法引君入甕,破局的辦法,唯有傷兵們主動離開傷兵所,要不然此劫難逃。

 元一有些不理解:“顧姑娘,皇帝如果想要徵調傷兵所的傷兵去修皇陵,直接發一道聖旨即可,為什麼要繞這麼多彎子呢?”

 為什麼?自然是晏殊要維穩。

 他如果光明正大將對殺異鬼有功的傷兵趕去修皇陵,肯定會被京城有心人利用,一旦那些人大肆宣揚朝廷不仁不義,煽風點火下便會擾亂軍心。

 並且,晏殊在京城老百姓的威信也會受到質疑,所以,他要逼傷兵所的兵造反。

 其它州城現在本就水深火熱,生活在京城的老百姓們是最安全的,就算他們對皇帝頗有微詞,卻也不希望京城會陷入戰亂,因為造反,意味著動盪不安。

 當某一個存在會威脅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時,就會被萬人唾棄。

 到那時,朝廷就算絞殺傷兵所所有的兵,老百姓也只會大快人心,還要罵一句殺的好。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

 候車廳裡,某一個人端著一杯咖啡想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在擁擠的人群中一邊走一邊喊讓讓,大部分人是視若無睹的,但他如果喊小心小心手裡是開水,那旁邊的人會避之不及。

 這就是關乎到切身利益時,民眾下意識的自然反應。

 晏殊將自己的利益與平民百姓捆綁在一起,那傷兵所的兵就算滿腹委屈,也無處申冤。

 兄弟倆聽到顧瑾的分析,後背冷汗直冒。

 元五知道顧瑾聰明,卻沒有想到她連朝廷的佈局都能參透,他不再猶豫,轉頭道:“大哥,我覺得顧瑾說的有道理,不如聽她的,收手吧!”

 元一心裡糾結得不行。

 他嘴皮子動了下,卻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他早就知道在京城起事必死無疑,其他人也知道。

 可是,他們不起事又能怎麼辦呢?

 傷兵所的人,都是窮苦百姓出身,現在外面兵荒馬亂,到處天災**,如果朝廷將他們趕出京城,他們也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