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421章 後山閒人莫道晚

 天下第一山,聖山。

 一閣二殿三峰,坐落在方圓上百里的聖山之上。

 最東邊的望海峰,最南邊的天諭殿。

 西南方向天衍殿,南峰臨崖主序閣。

 各有各的景色。

 望海峰面朝一望無際的東海,東邊懸崖名為斷天崖。

 斷天崖高約百丈,洶湧波濤時刻沖刷。

 天元大陸的第一縷陽光,每天同一時間,都會在斷天崖上升起。

 南邊天諭殿最龐大,是聖山上人最多的地方。

 低頭忙碌的人進進出出,也是聖山最熱鬧的地方。

 作為天下第一修行聖地的聖山,山上也不全是修行之人。

 歸屬於聖山管轄的各路巡使,也是有凡間武者與普通人存在的。

 不過這些人的活動範圍只限於南方天諭殿,畢竟天諭殿是處理聖山一切對外事務的地方。

 回山稟報也是來此,除非主序閣閣主召見。

 與天諭殿龐大的建築群相比,天衍殿所在的山峰小了許多,但也高了許多。

 第一代天衍殿主說過,站得高,離著星空便近,能瞧得清楚。

 不過周天星衍術對天賦要求極高,所以天衍殿的人少的可憐。

 在山中修行的弟子只有八九人。

 可這還是天衍殿弟子最多的時候呢。

 百年前少時,天衍殿只有一位修行之人。

 便是如今天衍殿主晉天星的師父,四絕鍾萬爻。

 兩殿往北,望海峰以西,一個十分寬敞的白玉臺坐落在江南高山之上的一塊空地之中。

 巨臺全以玉石鋪成,每一塊的大小完全統一,整個地面潔白如玉。

 或許不是如玉,就是玉。

 方臺名為止戈。

 意為刀兵入鞘,天下太平。

 所以這止戈臺上不見任何刀兵。

 止戈臺北,山峰之上,依山而建樓閣中,有一座格外引人注目。

 建築風格很是常見,但樓閣之上的三個燙金大字,提醒著這樓閣的不平凡。

 上面只有三個字。

 主序閣。

 聖山一閣的主序閣。

 天下地位最高的地方。

 幾處出口入口沒人看守,也用不著看守。

 自打這三個字掛上之後,從沒人在這閣前,在這玉臺之上鬧過事。

 只要聖山所屬,想進便進。

 所以常見有人出沒,不過大多都是主序閣中弟子。

 外來的人都是各峰各殿弟子,前來也是探討切磋,不過止戈臺上較量是萬萬不敢的。

 主序閣往北,便是藍如水修行之地,聖山南劍峰。

 比主序閣和天諭殿的排場小了許多。

 來往之人大多持劍,走起路來腳下生風。

 頗有劍意凌厲之勢。

 江南所有建築都在山中,但相比於聖山的龐大,建築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茫茫群山中也有著許多洞府。

 有要閉關的聖山之人在其中修煉。

 也有些不喜喧囂的長老之類,安靜享受著山中的安寧,去突破那虛無縹緲的境界。

 只有聖山有事時,這些人才會出來。

 不過已經很久沒人出來了。

 所以在聖山修行的弟子中,只要沒被收為關門弟子,在這山中游蕩之時,便有被隱居在此的長老看中的可能。

 這是易年到了聖山之後才知道的事情。

 聖山收徒,到了山中之後,便由傳功長老首先開啟修行之路。

 這中間,被長老或是峰主殿主閣主看中的,便會收為關門弟子。

 被聖山選中之人已是上上之姿,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的,更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