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建國大事

  “父親……啊不對,父王,這種事您和孔明先生就可以決定了,孩兒只會騎馬打仗,這些東西並不是很懂。”

  諸葛亮搖著羽扇呵呵一笑:“大公子治理江夏,治理漢中皆有成效,怎會不懂人事安排?”

  莫不是諸葛亮的意思?

  “為父既稱漢中王,當定國都,理論上當效仿高祖,以漢中南鄭為都,然其距離戰線太近,要麼當以成都為都,你二位幫我想想,以哪裡為都更好?”

  劉封這才知道,劉備原來要和他商議建國要事。

  如此大事,能找我商量,或許在他眼裡,我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國家必不可少的人物。

  諸葛亮思索片刻,先給出了意見,先定成都,待打下長安,再考慮遷都。

  劉封想了想,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便也同意成都遷都。

  劉備接著說道:

  “另外,當置國相總領全國要事,另置尚書部,總理民政,這國相嘛,我想用孔明先生,這尚書令亦是高官,我現在有些猶豫,是用龐士元先生,還是用法孝直先生。”

  諸葛亮當即拒絕:“主公不可!大漢王國國王不濟,方使國相總領要事,主公年富力強,臣建議不置國相。”

  劉封看出來了,現在劉備在和他商量什麼事?

  建國大事啊!

  可自己最近真沒考慮過這些事。

  只得說道:“不置國相,便由諸葛軍師做尚書令唄!”

  劉備思索點頭。

  諸葛亮則立刻拒絕:“臣建議,以龐士元先生為尚書令。令法孝直,劉子初為尚書部左右僕射!

  另置六曹尚書,為董允、馬良、楊儀、黃權、張松、秦宓、鄧芝、李恢共掌國家大事。”

  諸葛亮信口說來,就好像在心裡早就打好了草稿。

  接著,又是類似九卿之類的宮廷要職,三個人商量半天,最終決定:

  太傅許靖(掌習文師教)

  太常費觀(掌宗廟禮制)

  太僕簡雍(掌王城車馬)

  光祿勳趙雲(掌王屬親兵)

  大司農糜竺(掌國家財政)

  大鴻臚李嚴(掌迎賓禮送)

  少府伊籍(掌王室支取)

  侍中孫乾(掌王佐差辦)

  衛尉陳到(掌王城禁衛)

  廷尉董和(掌斷獄罪罰)

  宗正劉磐(掌王族賞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