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魚魚 作品

第568章 功德律典

  無善心,故意為善者,即使有善行、善果,天道無獎勵。

  空有善心,無善行,或善行未得善果者,天道無獎勵。

  無噁心,非故意為惡者,即使有惡行、惡果,天道無懲罰。

  空有噁心,無惡行,或惡行未得惡果者,天道無懲罰。

  天道之外,還有凡間律法、道德習俗約束善惡,不在功德獎懲範圍內,無需考慮……」

  序章界定了善與惡,獎勵功德與罰沒功德的界限。

  讀完了序章,宋玉善才知道,父親當初給她講的考城隍的故事裡,那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含金量。

  人間的善惡論跡,天道的善惡論跡論心又論結果,缺一不賞,缺一不罰。

  接下來的善篇和惡篇,分別介紹了善(惡)心、善(惡)行、善(惡)果的判定,與對應功德的獎懲額度。

  像善心,簡單來說是向善之心,為善之心。

  抱著從善行中獲得人間利益回報行善的,不算有善心。

  但是抱著積累天道功德行善的,算有善心。

  因為天道功德,是脫離於輪迴之外的獎勵,身處輪迴之中時,即使是身帶功德靈寶的真靈,也無法得知功德的具體作用。

  不過若是在當世輪迴結束前,就得知了功德的作用,得知作用後獲得的功德獎勵一律扣除九成。

  僅對功德作用產生了某些猜測的,不受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父親要以一個考城隍的故事,告訴她那句話,讓那句話建立在故事的基礎上,宋玉善就永遠只能猜測出一些信息,無法確定。

  仙會洞天裡的前輩挑選傳承者時會考慮功德,卻不從告訴弟子為善的作用,功德的作用,也是這個原因。

  第568章功德律典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