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979章 錦囊計

  核心還是河套平原,這是重中之重,所以朝廷才會新置豐州都督府,河套平原若在我大唐手中,那漠南的遊牧部落就無法壯大並威脅朝廷,

  要守河套,除了守陰山諸隘口,平原上也得守,要築城,沿黃河一線,打造多座堡壘要塞,這樣才能牢牢控制住這塊肥沃的河套平原。”

  懷玉給兄弟的建議,就是築城堡,修烽燧,然後屯田,還要利用好從靈州到勝州這千里黃河河道平緩的通航條件,一年能夠大半年時間通航,利用好了,豐州都督府就不再是孤懸在外,而是與周邊聯通一體。

  從豐州九原,到當初突厥頡利的汗庭定襄城,也就是舊單于臺,這可是成為塞上江南的一片好地方,

  這裡不僅僅能放牧牛羊,屯田耕種條件也極佳。

  這塊地方對中原王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若中原王朝能控制河套,那基本上游牧民族與中原的邊界線就是在陰山,

  若是遊牧民控制住河套,那中原王朝只能退守長城。

  “伱去了河套,對dtz部落還是要以撫為主,”

  武懷玉清楚,李世民下一步要做什麼,滅掉吐谷渾後,皇帝的目標已經定在了漠北薛延陀身上。

  dtz已經衰弱成一盤散沙,不足為懼,所以這次就是重新整理,但不是整合,而是要進一步將他們再分化。

  因此,可以推算到,燕然都護府設立後,接著就是漠南dtz諸部,可能要在原先設立的那些都督府、州基礎上,再進一步析置,

  眾建以分其勢。

  如原來在漠南的鬱射設摸末,歸唐後遷到狼山以東,陰山以北,置北平都督府,大唐授封他為懷安郡王、右屯衛大將軍,北平都督。

  而原來的沙缽羅小可汗,遷到狼山以西,河西以北,置北寧都督府,蘇尼失封為懷德郡王。

  大青山以南,置北開都督府,以李思摩為懷化郡王、北開都督。大青山以北,置北撫安國公執失思力為北撫都督。

  而原來朝廷在豐州也設了豐州都督府,是以康國公史大奈為都督,但那時的豐州都督,仍還是以招撫安置突厥部落為主。

  而現在武懷義這個豐州都督,就完全不一樣了,他還是燕然都護,漠南的突厥諸部基本都受他監管。

  北撫北開北平北寧這四都督府,接下來肯定是要繼續分,一個都督府可能要變成兩到三個,

  原來設立的諸羈縻州,也可能要一分二,二分三的增置。

  這樣做表面說是嘉獎封賞突厥等諸部對大唐的忠心,實際就是要不斷削弱各部,不讓那些都督刺史的部落首領們實力強大。

  摸末在武德初,可是有部眾五萬帳,實力很雄厚,而蘇尼失也有部眾五萬帳。

  朝廷把摸末的大部份雖遷到陰山北,但仍還是很強,只是如今比較老實,可誰能保證一直老實,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摸末的北平都督府,一分為二或為三,封他的兒子也為都督,或是朝廷直接把摸末召入朝中,然後把北平都督府分成兩三個都督府,交給他的兒子們分領,

  甚至是取消北平都督府,直接多設州,由其諸子分任羈縻刺史,也可以按突厥幼子繼業的傳統,把都督之職交給摸末幼子,總之,就是得想辦法繼續削弱分化諸部,

  “招一些部落牧民南下,但進了豐州都督府境內後,就得編戶齊民,完全按照大唐的那一套來管理他們,不管他們是放牧還是耕種,都只能是編戶百姓。”

  最重要的一點,朝廷在突厥部落設立的那些羈縻府州,就是劃分地盤,各部落都得牢守自己的地界,不得再越界遊牧,更不得互相攻擊,如果越界,那燕然都護府,就有權力懲罰,若是接受,都護府有權出兵討伐,而其它羈縻府州的突厥部落,也有義務出兵協助共同討伐。

  以前,dtz有個大汗,大汗下面有小可汗、有設、有俟斤,但是以後漠南只有七八個都督以及幾十個刺史,把他們的中心打掉,

  再牢牢監視按住,誰也別想冒頭。

  “這麼說來,我這都護看來任務還挺重,”

  “那是自然,如今朝廷安東安西安南燕然諸都護府設立,用意也是很明確的,你這燕然都護先把漠南理順,不出三年,朝廷肯定要跟漠北薛延陀開戰,你若是能夠把握好這個機會,

  也能一戰晉封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