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十四章 見司空李生答卷、欲出氣賈蓉尋鳳姐

不片刻叫來吳海平,又牽了馬兒,李惟儉與吳海平當即翻身上馬。剛行出一陣,就叫寧榮街前行了一個婆子領著個頑童,他刻下趕著去大司空府上,自然不曾在意,只是催馬而行,須臾便絕塵而去。

內城不好奔馬,待到了石板衚衕,已然是大半個時辰之後。二人翻身下馬,在拴馬樁上拴了,留了吳海平在門房等候,李惟儉旋即被僕役引著去了二進院落裡的書房。

比照少司寇府邸,古惟嶽為工部尚書,按規制允許住二十間房的宅子。這宅邸依舊是三進,可瞧著卻比嚴家大了不少。

書房設在西廂裡,僕役稟報一聲,隨即引李惟儉入內。

李惟儉轉過屏風,抬眼便見書案後的軟塌上端坐一老者,看年歲六十開外,生得極為富態,面色卻黝黑。兩鬢斑白,下頜一縷長鬚。

他不敢怠慢,趕忙上前見禮道:“學生李惟儉,見過大司空。”

“嗯,私下裡不用這般正式。”

李惟儉應了一聲,抬頭就見這位工部尚書正好奇的打量自己。他心中惴惴,不知這會子該如何寒暄。

正思忖著,就見古惟嶽點點頭,說道:“你大伯的信箋老夫看了,說復生於實學一道極有見解?”

李惟儉就道:“慚愧,學生不耐讀四書五經,偏愛鑽研經世濟民的雜學。”

古惟嶽忽而大笑起來,比劃著道:“坐下說話,莫要生分。說起來,老夫與你大伯原本交情頗篤,既是同科,又是同鄉。後來老夫去了河道衙門,你大伯去了館閣,後來再見面,因著見解不同,大吵了一架,從此不相往來。

是以,復生當知老夫看到此信箋時心中的訝異。你大伯信中雖不曾小意奉迎,卻為了你到底服了軟啊。”

“學生慚愧。”

李惟儉心中翻江倒海,原以為大伯這封信箋寫給的是故交,誰料竟是這般!五味雜陳轉瞬既過,大伯舍了臉面給他爭來的機會,他自然要牢牢把握,不可錯過了。

古惟嶽笑道:“李守中既舍了顏面,我總要照拂一二,就是不知復生這實學學到了何等程度。”輕輕推了推面前的紙箋:“這裡有幾道題,復生試著做一做。若實在難看,老夫說不得會翻臉將你趕出去。”

做卷子?得,那就做吧!

李惟儉起身上前接過紙箋,略略掃了一眼,一共五道題:代數、幾何、三角函數、計算軍需供給消耗的應用題,最後一道給出了火炮兩個角度的著彈點,讓計算最大仰角射程。

李惟儉當即胸有成竹,借了鉛筆寫寫算算,只一炷香光景便將五道題盡數解了出來。

他將卷子奉上,古惟嶽掃了眼,微微頷首。前幾道也就罷了,只是基礎。最後一道先看了前一部分,得出的結果與工部計算的如出一轍。可後面還跟著一片複雜的公式,給出的也並非確切結果,反倒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函數。

仔細觀量,這函數里竟還帶著微積分。

古惟嶽看得頭昏眼花,又返回前頭看每個符號的定義,抓過鉛筆將函數中所需的變量帶入進去,隨即卡住了。

大司空畢竟年歲大了,對微積分也不過是泛泛知曉,於是乾脆推到李惟儉面前:“變量就是這些,你且算算十度角射程。”

“是。”李惟儉應下,三下五除二算過了,列出數值道:“回大司空,計算結果是一千一百二十四步有餘……”

“多少?”

“一千一百……”

不待李惟儉重複,古惟嶽就霍然起身,又痛呼一聲搶過紙箋跌坐軟塌上,細細看了眼數值,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復生人才啊!可有意來我工部?老夫做主先授你不入流雜官,待新式火炮定型,老夫奏明聖上,定要保舉復生一個好前程!”

“啊?”李惟儉瞠目,不知這轉折是怎麼來的。

古惟嶽立刻吩咐下人上茶,面色緩和了許多,笑吟吟道:“復生不知啊,工部受命與內府一同開發新式火炮,這火炮鑄了不少,可還得測量射程。

工部請了欽天監幫著計算,可這計算所得每每總與實際相差頗多。就比如這十度角,欽天監算得應是一千六百步,可實際上無風時才將將一千一百步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