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十六章 房中小事



            篤篤篤——

漆了鳳仙汁兒的殷紅指甲箍著木杵,一上一下有節奏地杵著,內中的蒜瓣逐漸成了蒜泥。

廳堂裡滿是蒜味兒,晴雯探手抽出腰間汗巾子擦了擦沁出的汗水,看著紅玉新剝出來的蒜瓣,頓時覺得手腕痠痛。

紅玉瞥了一眼,就道:“不若換我來吧,府裡的姑娘都不曾留這般長的指甲,無怪不好做活。”

晴雯心頭火起,剜了紅玉一眼,恨聲道:“不勞你費心!”

雙手攥緊木杵,上下搗動,那刺鼻的蒜味兒愈發濃郁起來。

書房裡,李惟儉好似不曾聞到一般,這會子比照著討來的尺子截了同等長短的紙條,而後又將那紙條對摺裁剪,再對摺、再裁剪,如此五次,總算得了想要的長短。

大順沿襲明制,這尺子長短自然也隨了前明。李惟儉依稀記得明代一尺大抵在三十一到三十二公分之間,他便乾脆摺疊五次,裁剪出了心目中的一公分。

待回頭兒造了尺子,也好請內府依著尺度造好自己想要的零部件。

簾櫳一挑,琇瑩一手託著罈子,一手提著包袱,喘著氣道:“公子,買得了!”

李惟儉放下紙條行出書房,接過琇瑩手中的物件,嘴裡說道:“讓你去告知海平,你怎麼也跟著去了?”

琇瑩就道:“哥哥手頭兒也沒了銀錢,我不跟著只怕還買不來呢。”

李惟儉恍然,隨即笑道:“是我忘了。晴雯,回頭兒把銀錢給琇瑩算了,為我辦事總不能沒好處還往裡貼銀錢。”

晴雯應了一聲,琇瑩在府中憋悶了幾日,方才出去遊逛了一番,只覺神清氣爽。

瞧見晴雯在搗蒜,便自告奮勇過去接過了手。晴雯方才不過是逞強,她自知琇瑩不是個有心計的,便借坡下驢將搗蒜的活計轉了手,轉頭就去暖閣裡取了匣子,問琇瑩拋費了多少銀錢。

琇瑩一邊搗著蒜,一邊如數家珍道:“公子要烈酒,一罈子燒鍋兩百文,兩個玻璃罐子一百五十文,總計三百五十文。”

這邊廂,李惟儉先看了包袱裡裝著的兩隻玻璃瓶子。不過罐頭瓶子大小,好似花瓶般造型,卻要七十五文,這價錢不算便宜了。可大順既然能燒製出透明玻璃,說明有一定化工水準,且爐溫須得超過一千兩百度。

一千兩百度,這溫度足夠鍊鋼了!

再看那一罈子酒,大抵五斤左近,開了泥封頓時酒氣逼人,估摸著起碼有五十度了。

大順殺入遼東犁庭掃穴,此前歸附後金的東蒙兀頓時學了牆頭草。又因著這幾十年準噶爾屢屢東侵,東蒙兀王公幹脆納表稱臣,於是北地邊境各處都是燒鍋。

為了便於運送與保存,這燒鍋酒的度數是越來越高。

李惟儉暗自思忖著,這燒鍋稍稍改一改就能提純酒精了。純酒精不指望,醫用酒精還是能辦到的。

琇瑩身子壯,不過一炷香光景便將蒜瓣盡數搗碎成了軟爛蒜泥。

紅玉就道:“四爺,都搗成蒜泥了。”

李惟儉上前,將蒜泥倒入準備好的紗布裡,包裹好後探手摸了摸熏籠,隨即小心放在邊緣。說道:“須得烘乾三個時辰,這就成了。”

轉身笑著看向三個丫鬟:“去打了熱水來,我洗漱過你們便去歇息吧。”

三個丫鬟紛紛應下,紅玉心中記下,如今還不曾入更,三個時辰豈不是要到三更天?她心中怦然,想著一會子早些睡,三更天一定要起來。

紅玉、晴雯打了熱水來,伺候著李惟儉洗漱過,各人便各去安置。李惟儉又坐到書房裡寫寫畫畫,待聽得入更鼓聲,他趕忙到熏籠前將那幾包紗布包裹的蒜泥翻了面兒。

搗碎、烘乾,這只是前兩步,其後還要篩選、浸泡,最後才能提取無臭大蒜素原液。這原液頂多保存兩天,時間一長裡面的二硫、三硫化合物就失了殺菌的效果。

他又在桌案前熬了一陣,隨即睏倦襲來,打著哈欠忍不住暗忖吐槽,這年頭兒夜裡的確沒什麼娛樂,尋常富戶都得跟百姓一般早睡早起。便是賈府這般的,也是逢著年節才會在夜裡宴飲,叫了戲班子高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