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燧發槍

  見到宋應星後,朱慈烺向宋應星介紹了胡鵬南,二人互相見禮後,朱慈烺便拿出了自己所畫的燧發槍草圖。

  宋應星定睛一看,頓時道:“殿下,這個不就是畢懋康大人在<軍器圖說>裡寫的燧發槍嘛”

  朱慈烺也是非常驚訝,難道大明朝現在已經有燧發槍了?在朱慈烺的印象裡,燧發槍是西方人發明的,而且一直使用裝備到十八世紀中後期,而現在才十七世紀呀,大明已經有人開始研究燧發槍了。

  宋應星接著說道:“微臣仔細看了看,和畢懋康大人所發明的燧發槍確實很相似。不過。殿下這槍的前面為什麼要安置一把刀?”

  宋應星指著火槍前面的刺刀好奇的問道,朱慈烺向他解釋一番刺刀在戰場上的用途後,宋應星和胡鵬南都覺得太子殿下的這個設計甚妙。

  朱慈烺也向宋應星打聽了畢懋康和燧發槍的事情。

  宋應星說,畢懋康在崇禎八年的時候,出了一本<軍器圖說>的書籍,在這本書裡介紹了燧發槍,並貢獻給了朝廷,但朝廷中目光短淺的大臣認為,火槍在和建奴的作戰中,效果不大,所以便不同意製造裝備燧發槍。

  朱慈烺又是一陣惋惜,看來中華民族在清朝之前一直領先世界一個世紀的話著實不假。

  朱慈烺問宋應星:“宋大人,你看這個燧發槍還有無地方需要改進?”

  宋應星拿起來圖紙,又仔細看了一番,對崇禎道:“不瞞殿下,微臣在看過<軍器圖說>後,也曾研究過此物,微臣認為,可以講火藥和彈丸混裝在一起,用油紙包裹,使用時,直接將包裹好的彈藥放進槍管,然後燧石擊發,這樣提前分裝好的彈藥,可以極大提高發射速度,也可以避免火藥填裝不對引起的炸膛。”

  朱慈烺一聽,宋應星不愧是大明的科學家,他描述的燧發槍,正是後世歷史上17世紀初,西方國家發明的定裝紙殼子彈。

  定裝紙殼子彈把定量火藥和彈丸裝入一個防水的紙製彈筒,使用時只需用牙把彈筒咬開,把裡面的火藥倒一部分到發火池裡,再把剩下的火藥和彈丸用通條塞到槍管裡就行了。

  朱慈烺隨即興奮對宋應星說:“宋大人,你大膽按照你的思路去研究,本宮全力支持你!胡鵬南也全力協助你,請宋大人幫我儘早研製出此槍,這對我大明至關重要呀。”

  朱慈烺說的真切,宋應星和胡鵬南皆表示會加倍努力,儘快研製成功。

  宋應星又和朱慈烺說,他嘗試過朱慈烺給他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藥配比,威力確實大了很多,他現在正在研究如何將硝、磺、木炭純度提高。

  朱慈烺很高興,讓宋應星加快研究。同時,朱慈烺告訴宋應星,他會將畢懋康老大人請來參與研究。

  宋應星也表示,畢懋康如果能參與到研究中,肯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久後在朱慈烺和宋應星、畢懋康三人的研究討論下,定裝燧發槍問世了,威力更高的黑火藥問世了,甚至沒過多久,無煙火藥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