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 章(【撒了泡尿】...)

不遠處有座潔淨整齊的農家小院,其中一側用竹籬笆圍起了幾隻肥母雞,它們邊咯咯咯邊來回踱步,看起來有股子“勞動最光榮”的驕傲勁。




畢竟家中小主人霍善吃的蛋全仰賴它們供應。




另一側有口大大的石井,井旁坐著個丰神俊朗的青年男子,約莫也是三十五六歲,一身方士打扮。




此人正是霍善的師父李長生。




他正專心致意做著雕刻活,刻刀在他手裡靈活飛動,那刀分明又輕又薄,由他使來卻有著削鐵如泥般的鋒利。數不清的碎屑雪花似地散開,精巧的圖紋漸漸隨之顯現。




這是李長生最近剛接的新活:給新豐縣一富豪的老母親做墓磚磚模。




漢興八十餘年,至少有七十年是覆籠在黃老之學影響下的。




須知他們的高祖皇帝可是個能在儒冠上撒尿的狠人,他打下大漢江山後雖然起用了一批儒士,但也僅限於起用。




接下來幾任帝王都十分推崇老子的“無為而治”,希望天下黔首能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學《老子》的人得意洋洋數十年,壓得儒士們抬不起頭來,有什麼想法都只能憋著。




近些年倒是有了些許變化,主要是劉徹繼位後儒士之中竟憋出了一個董仲舒。




董仲舒這傢伙通讀百家之學,精挑細選地把有用的東西都揉吧揉吧編進自己書裡,然後給劉徹上書提出“罷黜百家”的建議。




劉徹一看董仲舒的說法,又是什麼學術上的大一統、又是什麼天人感應,處處都搔到了他癢處,欣然把這個建議推廣開去。




當然,這並不妨礙劉徹繼續尋仙問道、迷信方士。




矛盾嗎?不矛盾。




你看董仲舒提了天人感應的說法,說明儒家也認為人間之外別有天,那他想上天成仙有什麼不對?




連當皇帝的都如此堅定昇天之說,尋常人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活著的時候有錢有權、格外幸福的那批人,他們都堅定不移地認為人死之後可以昇天為仙。




這一點充分體現在漢代人的墓葬文化上:他們用來砌墓室的墓磚都印有各式各樣的導引圖,深信這些與成仙相關的圖紋能夠指引逝者羽化成仙。




皇帝和許多達官貴人更是在生前便開始修築自己的陵墓。兒孫給自己修陵墓,哪裡有自己親自盯著來得盡心?




比如當今陛下劉徹的茂陵目前已經動工二十多年了。




足見時人對死後之事是多麼重視。




既然大夥都信這一套,李長生這個方士想混口飯吃可太簡單了。




比如他正在雕刻的磚模便是門不錯的營生。




墓磚都是先做好磚胚,再把磚模往上一摁,各具花樣的磚頭便成型了。




李長生做的磚模又更為特別,都是依據逝者的家庭情況、個人經歷、臨終心願等等為對方量身定製一套昇天導引圖紋。




只不過這種獨一份的東西麼,價格總是貴一些的。他一年只需要接上一兩次活,就可以養活自己和兩個徒弟。




李長生正埋頭地忙活著,忽聽院外傳來噠噠噠的腳步聲。




一聽就知道是霍善回來了。




人相處久了是可以認出對方足音的,霍善這小子從學走那會兒起就特別好動,一天到晚跑來跑去,走起路來還特別用力,每一腳都踩得啪啪響,一個月就能把鞋子穿壞。




李長生放下手頭做到一半的磚模,汲了些井水洗淨手。他才剛拿起旁邊的巾子把手擦乾,就瞧見霍善徑直從外頭蹦了進來,邊朝他跑來邊嚷道:“師父,師父,有客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