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37. 第 37 章 【怎麼回事】



霍善表示自己肯定得坐中間,他一準兩種都喜歡吃!




劉徹樂道:“你的想法還挺多。”




這場盛大的包粽子活動既然是霍善起的頭,劉徹還真照著他的意思讓眾人分組動手幹活。




他自然是和霍善一起坐中間。




帝王怎麼會有自己的喜好,當然是甜的肉的他都喜歡!




眾文士:?????




不是,我的誇誇文都準備好了,你讓我來包粽子?




劉徹見眾文士有些反應不過來,便讓霍善給他們講解一下這次包粽子活動的重大意義。




霍善懵了一下,才反應他還扯著紀念屈原的虎皮來著。他立刻繪聲繪色地將屈原沉江這個令人沉痛的典故講了一遍,並表示這是地方上的人為了紀念屈原而創造的食物。




本來大夥只是以竹筒儲米投入汨羅江,後來有人夢見屈原說有蛟龍和他爭食,這些米他是一點都沒收到,這人將自己的夢廣而告之,人們才逐漸開始用粽葉包粽子來紀念屈原!只要他們把粽子裹得牢牢地,蛟龍就搶不走啦。




座中有個叫司馬遷的,曾經感懷屈原之死而環遊其流放之地,最愛跟當地人打聽當地各種往事與習俗。他本坐在末座,聽著聽著卻不由自主入了神。




司馬遷等霍善講完了,不由追問道:“不知這是那個地方的習俗?”




霍善轉頭看去,只見問話的人才二十多歲,乃是文士之中年紀最小的。他答得很乾脆:“不知道!”




司馬遷:“………”




見司馬遷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霍善便熱情地分享起李時珍給他講過的粽子起源:“一開始粽子是拿菰葉包的,應當是在長菰葉的地方吧!”




司馬遷一琢磨,屈子行經之地確實產菰米,他前些年重走屈原流放路經過時還吃過長沙的茭白來著。




司馬遷道:“我知道菰米和茭白好吃,卻不知道菰葉還有這等用途。”




霍善也是聽過茭白的,只可惜他是在學寄生蟲小課堂時學到的,以至於聽到司馬遷這麼說後他罕有地沒問怎麼個好吃法,而是緊張地追問道:“你吃的是生的還是熟的?”




說著他還頗為警惕地看向司馬遷的手。




聽說寄生蟲這東西很多都是糞口傳播,萬一司馬遷上完茅廁沒把手洗乾淨,豈不是禍害了粽子!




司馬遷:?




總感覺自己被嫌棄了。




司馬遷回道:“熟的。”




霍善這才鬆了口氣,可還是擔心人多手雜遇上不愛乾淨的,於是轉過腦袋和負責出人出米的本次紀念活動籌辦者太子劉據嘀嘀咕咕起來。




太子劉據便命人去給每個人端水淨手,務必不能有任何漏網之魚。




他也看過《寄生蟲圖譜》,怪可怕的!




而且就算不提寄生蟲,光是霍善說的什麼“糞口傳播”聽著也很瘮人。




吩咐完了,太子劉據看向司馬遷的眼神變得怪怪的,耳邊總縈繞著霍善那句“萬一有人上茅房不洗手怎麼辦”。




這人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不像那麼不愛乾淨的啊。




真是人不可貌相!




司馬遷:?????




這兩個小孩到底是怎麼回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