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43 章

帶餡的饅頭這種東西,霍善還是聽李時珍講的,自己並沒有吃過。這會兒看到饅頭被端上來,他心情自然是最雀躍的。




聽劉徹讓大家開吃,霍善便拿起新鮮出爐的熱饅頭左看右看,比他吃過的樸素炊餅相比,這饅頭做得圓圓的,上頭還捏出了一道道褶子,看起來怪好看的。




霍善啊嗚一口咬下去,一下子咬到了夾在麵皮裡的肉餡。




庖屋蒸饅頭的火候把控得剛剛好,且這饅頭才出蒸籠便端了上來,拿在手裡還熱乎得很,吃進嘴裡更是又香又軟。




跟餛飩是完全不同的吃法!




霍善連吃好幾l口。




弄得霍去病叫人給他上些溫水備著,省得他也噎著了。他邊關注的霍善的情況,邊嚐了一口這種新鮮麵食,一吃之下便覺得李長生做起吃食來還真有一套。




難怪霍善整天念著他這個師父。




一般人還真沒法耐心傾聽小孩子的奇思妙想並幫他們實現。




劉徹吃著也挺滿意,他也是臨近四十的人了,像粽子這種東西他吃多了還真的挺不好消化的,這饅頭倒是可以多吃些。聽霍善說,裡頭的餡和餃子一樣可以換,葷餡吃膩了可以吃素餡,醬菜之類的也都能往裡包。




劉徹決定把這種食物命名為長生餅。




李長生做的,還用了起死回生的面起子,不叫長生餅多可惜!至於它以前叫什麼名字,劉徹覺得不重要,反正經過天子賜名以後它便只能改名!




就像沒有人會再在意金日磾以前叫什麼。




因著李長生專門叮囑過,霍善倒是沒再給眾人分享諸葛饅頭的說法,而是專心解決自己面前新鮮出爐的“長生餅”。




涼了就不好吃啦!




而且劉徹這人老壞了,等會瞧見他還沒吃完說不準又拿他年紀小為由叫人撤掉。




只要他吃得足夠快,劉徹就來不及讓人把他餅拿走!




司馬遷吃著這種自己沒嘗過的麵食,也覺滋味不錯。




只是庖廚終歸只是小道,沒見到古來廚者能留名的不過是那寥寥幾l個,而且有些留的還不是好名,比如“易牙烹子”——只為君王隨口感慨一句“我已經嚐遍天下美味,卻還沒嘗過人肉”,易牙便把自己兒子做成菜獻上去。




這種滅絕人性的存在竟被稱為庖廚界的祖師爺,可見“君子遠庖廚”還是有點道理的——君子都有不忍之心,而廚子常年都得殺生,心腸早就變得冷硬至極。




司馬遷又忍不住看向坐在劉徹身邊的霍善,只見這小子……已經快把面前三個“長生餅”都吃完了!




他吃完了自己的,還看向別人的,最後目光落到了司馬遷盤裡。




司馬遷忙著想事情,一個都沒吃完!




司馬遷莫名生出點緊迫感來,一口把手裡剩下那小半口吃完,徑直拿起了第二個。




總感覺他要是不吃快點,這小子就要開口說“你是不是不喜歡吃”“浪費多不好不如我幫你吃了”。




他真沒有不喜歡,就是很容易想東西想入神。




所以為什麼一個三歲大的孩子能那麼快把拳頭大的“長生餅()”給吃完?!




霍善見大家解決起自己那份諸葛饅頭時都那麼遊刃有餘,只能遺憾地收回自己惦記別人盤中餐的目光。




算啦算啦,其實他已經吃飽了!




這場新麵食品鑑會愉快地結束後,霍善便與小夥伴們到外面玩耍去,爭取能在睡前把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消化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