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50 章





霍善心滿意足!




師兄弟倆正忙活著,就聽到一陣腳步聲從背後傳來。




“阿善!阿善!”




衛登的聲音也隨之傳來。




衛登是衛家三兄弟中最活潑的,嗓門也最洪亮。




霍善轉頭看去,驚得瞳孔地震。




先跑過來的是衛登,這倒是不稀奇,太子劉據也跟來著,這同樣不稀奇。




可是!為什麼!




司馬遷會綴在他們身後?!




霍善不敢置信地看著司馬遷,一張小臉上寫滿了“你為什麼會在這裡”的震驚。




在霍善小朋友心裡,自己跟著太子劉據學《春秋》只是暫時的,畢竟司馬遷講課的進度都是跟著太子劉據來的,根本沒有考慮他們聽沒聽過前邊的內容。




現在他都回到家裡了,為什麼還會看見司馬遷啊?倒不是他對司馬遷有什麼意見,而是有種“我都回家了為什麼會見到老師”的不可思議。




對此,劉徹微微一笑:太子的教育問題不能輕忽,走到哪兒老師便帶到哪兒,有什麼不對嗎?




衛登跑到霍善身邊問:“你們在做什麼?”




霍善道:“摘花椒!”




這下眾人才看向樹上那些小小的、紅紅的果子。




他們還沒見過長在樹上的花椒呢!




於是一群小孩紛紛要求試試親手摘花椒,易知怕他們傷到自己,挨個給他們把枝條拿下來方便他們動手。




唯一一個有見識的司馬遷:“………”




這熟悉的心累感是怎麼回事?




想到同僚們對自己這份差使的羨慕嫉妒恨,司馬遷又重新振作起來,上前勸霍善幾人回去上課。




作為儒家傳人,司馬遷認為孔子說得很對,決策者不應該把功夫花在細枝末節上。




像那個向孔子請教稼穡的弟子樊遲,就被孔子評價為“小人”,只要把握了大方向,你會不會種地又有什麼關係?




著實沒必要把太多心思花在這種小事上。




霍善哪裡知道司馬遷正在心裡對他們的幼稚行為指指點點,他本來就是小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自然都是這些小事。他能想到最大的事情就是他見過很窮很窮的朝陽縣,想讓朝陽縣富起來!




但那也僅止於想想而已,到現在他別說朝陽縣的人了,連朝陽縣的籍冊都沒見過。




理論上來說,這些事也不歸他管的,他只消接收侯國屬官送來的賦稅以及從名冊裡選人來自己這邊服役、




就連接收這些東西也由他的家臣負責。




所以只要他自己沒有什麼奇思妙想,那麼他每天只要無憂無慮地




玩耍就可以了!




當然了,霍善的小腦殼裡最不缺的就是奇思妙想。




霍善轉頭向在座諸人中最博學的司馬遷請教:“連摘花椒都可能被刺扎傷,那是不是不管做什麼行當都有危險?”




司馬遷不知霍善為什麼這麼問,思量片刻才回道:“那是自然的,連進山砍柴可能被蛇蟲咬傷。”




霍善若有所思。




司馬遷問道:“怎麼了?”




霍善知道有些話得先和師父他們說,不能直接和司馬遷講,便說道:“你們先講著,我得先出去和他們講講我要上課。”




說完他就撒丫子跑了。




霍善沒馬上去知會他的小夥伴,而是去找李長生。




李長生正在指導劉徹派來的宮廚準備朝食,見霍善跑來後摸摸他的腦袋,問他怎麼一臉鬱悶。




霍善道:“不想上課,想去蹴鞠!”




他都已經很久沒和小夥伴們踢球了!




李長生想到司馬遷愁眉苦臉的樣子,知道司馬遷恐怕也不想教他們這幾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子。




李長生自有一套哄霍善的辦法,微笑著給他分析起來:“等入冬學堂估計就建好了,回頭大柱他們都要去上課的。你這段時間揹著他們多學些,到時候你便不用學了,可以負責幫我督促他們。”




霍善一聽,自己不僅能領先許多,以後還能幫李長生監督小夥伴們習字讀書,登時來精神了。




師父說得有道理,他一準把司馬遷教的全給學會!




霍善又和李長生說起養蜂的事,他不知道這事情是好是壞,所以打算講給李長生聽。




李長生聽他對養蜂人說的“被蜇可能會死人”耿耿於懷,點著頭說道:“確實很危險,你遇到蜂巢千萬不要去碰。”




至於養蜂技術是好是壞,其實就連冶鐵也是危險重重,每年因為各種事故缺胳膊少腿的匠人不在少數。技術豈能簡單地評價好壞?




無非是對於選擇幹這一行的人來說,它可能帶來的收益高於自己需要承擔的風險罷了。




有時候多一個選擇反而是件好事。




這些並不是霍善一個孩子需要考慮的。




李長生道:“如今天氣這麼冷了,便是想養也養不了。等來年春天大柱他爹回來了倒是可以託他試試看,他最愛在山中尋摸蜂巢了。”




野蜂巢都敢到處摸的人,自然不懼自己養蜂。




霍善見自己糾結的問題在李長生面前完全不是事兒,馬上又高興起來:“我先把兩個新球拿給二柱他們,回來就去上課!”




李長生點點頭,目送霍善跑去抱出兩個全新的鞠球去尋二柱他們。




小夥伴們一早就等在曬穀坪了,瞧見霍善出來後都興高采烈地圍攏過來。




霍善便給他們分了鞠球,讓他們自己分組練球,回頭他再來給他們當裁判。




二柱問:“你不玩嗎?”




霍善道:“我要去上課。”




眾小孩七嘴八舌




地追問:“上什麼課?”“講的什麼?”“有意思嗎?”




霍善就給他們介紹了一下《春秋》,說這裡頭講的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本身沒什麼意思,老師講起來倒是挺好玩的。等他這書學明白了,日後必然能看懂讀書人有沒有罵自己了!




眾小孩聽懂了,原來這是本罵人的書!




既然霍善要去上課,小夥伴們便不留他了,紛紛表示他們會練出點樣子來,絕對不會再亂踢。




霍善不在這段日子裡,他們都快把以前總會忘記的規則都背得滾瓜爛熟了!




霍善這才溜達回去旁聽司馬遷的《春秋》公開課。




司馬遷愁啊。




他覺得太子劉據的正經老師這會兒估計半夜都要笑醒。




因為他講的這兩卷是諷刺內容最多且最不適合給小孩兒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