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54 章





劉徹道:“你於考試這件事上倒是頗有心得。”




霍善驕傲地道:“那是當然!”




他可是掌握千年科舉發展歷程的人!




要是有不懂的,他還可以現場問李時珍。




想到這裡,霍善又有點憋不住話了,他問劉徹人才夠不夠用。




劉徹挑眉:“怎麼?你還有人才要舉薦給我?”




漢代用的是察舉制,也就是要求天下郡國定時把治下的人才舉薦上來。




這些人到了長安,朝廷將會陸續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考核,從中篩選出可用的人才,董仲舒、公孫弘等人都是從這類考核中脫穎而出的。




只是察舉這種東西比較主觀,畢竟前頭有個察字,要是郡國官員堅決不關心不舉薦你也沒轍。




實在沒人舉薦的,還能自己到長安來自薦,公車衙署那邊長期接受臣民上書。




至於劉徹到底會不會親自看,那就得看緣分了。




像東方朔這樣一上書就洋洋灑灑寫個滿車竹簡拉過來的,劉徹便可能會因為好奇他怎麼能寫這麼多字而叫人拿給他看看。




還有那個半路攔下衛青出謀獻策的東郭先生甯乘,也算是劍走偏鋒給自己謀了個出頭機會。




反正吧,這事兒隨機性極強。




霍善道:“沒有,就是您要是覺得人才不夠用的話,為什麼不用科舉選拔人才呢?”




李時珍:【……】




壞了,這鍋誰能接?




劉徹來了興致,問霍善什麼是科舉。




霍善道:“就是分科考試,先在本縣考,再到本郡考,考過了便送到長安考!到長安後要是考上了,就由您親自殿試,選出最厲害的天子門生!”




朝廷需要什麼人才就開設什麼科,比如最近急缺法家人才,咱就考明法科,老方便了!




當然,基層官吏常年都有缺口,可以設置常科考試,就是每隔兩三年選出批懂公文寫作的、精通治理地方策略的基礎型人才來補缺。




只要堅持不懈地搞全國普考,保證能做到野無遺才!




劉徹本只是隨口一問,沒想到霍善居然講得頭頭是道。




不得不說,這個野無遺才著實把劉徹給說動了。




現在朝廷雖然不缺人才,但是他心裡還惦記著南越和西域等地,到時候這些地方多缺人啊。




不夠用,真的不夠用。




而且霍善說的這個“天子門生”,也非常令劉徹心動。




劉徹笑道:“你這想法很不錯,我回去讓丞相琢磨琢磨。”




衛青幾l人:“………”




陛下你等會,他才三歲大,選拔人才這種重大國策能不能別這麼兒戲!




劉徹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很兒戲,他還問霍善這次獻策有功想要什麼獎勵。




霍善聽劉徹誇自己獻策有功,頓時心花怒放,小嘴叭叭地學著大人謙虛起來:“應該的應該的,算不得什麼功勞,不用給我獎勵!”




劉徹聽後煞有介事地點點頭,說道:“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就算了吧。”




霍善不敢置信地睜大眼睛。




劉徹被他那小表情逗得放聲大笑,沒再欺負小孩,而是笑著問:“有功當然是要賞的,再給你殺頭羊吃怎麼樣?”




事實上是劉徹想吃羊肉了,最近天氣這麼冷,當然得吃點羊肉補補。




霍善本也沒想要多大的獎勵,聽劉徹這麼說以後馬上高興起來:“殺羊好,熬的湯正好可以拿來煮餃子!”




一大一小說著說著想起上次喝的羊肉湯,都有點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