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57 章

對霍善來說,這真就是最基礎的問題了,公孫敖的病在三陽,也就是太陽經。




按照張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理論來分析,太陽經主要負責營衛問題,即人體的第一層健康屏障,幾乎所有病的初期都是太陽經出問題,因為一旦這道屏障出了問題、擋不住病毒病菌的入侵,便有可能把外邪傳到所有經。




就像扁鵲見蔡桓公說的那樣,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太陽經的問題不解決,就有可能發生“傳經”。




正是因為它是許多疾病的初期問題,所以霍善不管是跟著張仲景本人出診還是跟著李時珍他們出診,遇到各種“病在三陽”患者的概率是最高的。




如果是別的奇奇怪怪的病,霍善可能還拿不準是怎麼回事,可公孫敖這種完全符合六經辨證理論的“標準”患者,他一上手就曉得了!




張仲景他們說過,不管病在哪裡,醫家都該以平常心去應對。




不管是蛋蛋還是別的地方,那都是人體的一部分,沒什麼特別的。




霍善給公孫敖分析他的發病過程:“一開始只是肩頸僵痛,有點怕冷,但你仗著自己身強體壯放著沒管,覺得忍忍就好了。”




後來大家就知道了,他的睪/丸漸漸出現一點點重墜脹痛的怪異感。他也沒有管,以為是騎馬多了磨到了。男子漢大丈夫,這點痛,算什麼!




發展到現在,就是蛋蛋重墜腫脹,但麻木不知痛癢。




看看,只要能忍,遲早能憑藉自己堅毅的精神會戰勝病魔!




大則大矣,不痛不癢!




霍善相當嚴謹地給公孫敖的蛋蛋下定義:“你這便是頹疝了。”




頹疝就是疝疾的一種。




疝疾這玩意古往今來都不罕見,比如唐代有位著名詩人叫劉長卿,他與人聚會喝酒時一落座,他的一個道士朋友李秀蘭就笑著打趣他:“山氣日夕佳?”




明面上是念陶淵明的詩,實際上問的是“你的疝氣最近還好嗎”。




劉長卿說起話來也是葷素不忌的,也回李秀蘭一句陶淵明的詩:“眾鳥欣有託。”




舉座大笑。




這就說明疝疾對唐朝人而言是非常常見的玩意了,無非是蛋蛋重墜脹大而已,不影響繼續吃喝玩樂。




這個笑話裡唯一受傷的可能是陶淵明。




霍善還聽李時珍講過,辛棄疾也得過疝疾,有記錄描繪說“辛稼軒忽患疝疾,重墜大如杯”,還是個道人用土法炒薏仁治好的!




他的朋友兼同僚程迥也遇到這種困惱,辛棄疾還大方地把這個偏方告訴對方,對方也很快痊癒。




霍善不知道辛棄疾是誰,不過從李時珍的語氣聽來,這個辛棄疾應當是很厲害的人物才是!




疝疾,不過是厲害人物也有的小煩惱!




霍善聽多了李時珍他們的介紹,對這類問題早已見怪不怪啦。




霍善說得稀鬆平常,公孫敖卻聽得如




遭雷擊(),臉色變來變去變去變來⒄()_[((),看向霍善的眼神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震驚與震撼。




為什麼這小子能把整個病情變化過程描述得像是親眼見到似的!




沒等公孫敖反應過來,霍善已經站起來把寫好的木板放到一邊晾乾,並對他說:“我不知道家裡有什麼藥,我找師父問問,讓師父給你開藥!”




小孩子做起事來風風火火,話還沒講完,人已經跑沒影了。




公孫敖:?????




公孫敖:!!!!!




這小子剛才說什麼來著?




去找他師父開藥?!




他師父現在在……




遭了!




公孫敖一個箭步往裡衝,卻還是晚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