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61 章

李長生安排人接手過冬物資後入內覲見,只覺劉徹和衛青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十分幽邃。




劉徹先開了口,追問他:“先生來給我講講棉花。”




李長生看了眼霍善,霍善正被他爹拉在自己面前坐下,霍去病則是正襟危坐,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模樣。




不用想都知道,在他進來之前霍去病父子倆肯定說過棉花是從他這裡知道的之類的話。




李長生不慌不忙地落座,先問霍善都講了什麼,接著才補充一些移栽可能會遇上的問題。他表示自己也是聽旁人描述才知道這些東西,並不知曉它具體長在什麼地方,西域和南越那麼大,能不能遇見得看天意。




不過當地人也不是傻子,如果真有這樣的好東西應該已經利用起來了,只需要讓使者在沿途各國打聽一下便知曉了。




李長生講得頭頭是道,連旁聽的霍去病都感覺棉花這東西可能是李長生講給霍善聽的。




果然,當方士的都得有遇到任何情況皆面不改色心不跳、瞎話胡話張嘴就來的本領。




李長生話中雖沒多少有用的東西,卻把如何尋找和利用棉花這種作物的安排說得清清楚楚。




劉徹聽後非常滿意,決定派個信使去找已經去西域兩年的張騫,讓張騫順便打聽打聽西域哪裡有棉花。




張騫之所以要去這麼久,為的就是了解西域各國的風物,將有用的作物引種回來。要是以後能和西域諸國達成長久的友好關係,費那麼大心力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便是值得的。




如果棉花當真能選育出適合中原種植的高產品種,那肯定是大漢百姓自己種比較相宜。這種能夠保命的東西倘若全都捏在別人手裡,自己無法自給自足,劉徹感覺夜裡都睡不著覺。




至於這個選種育種以及引種過程至少要花個十年八年,劉徹覺得問題不大。




自秦漢以來匈奴作亂了多少年?他們連和匈奴耗上百年都不在乎,哪裡還差這十幾二十年。




只要這東西真的能和桑麻那樣大面積推廣,那就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劉徹坐在皇帝位置上二十多年,這點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見霍善被霍去病抱在懷裡,一大一小眉眼很有些相像,劉徹不由笑道:“你太子叔很想念你,他已經好久沒見過你了,要不你這次隨我們回去進宮住幾天?”




霍去病:“……”




最不想看見的事還是發生了。




霍善是最聽不得別人說掛念自己的,劉徹這麼一講,他便想起自己已經兩三個月沒見到他太子叔啦。




上次劉據還偷偷在信裡跟他說,劉徹出門不肯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