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98 章





豁達如他也覺得這個體驗挺怪的。




華佗正在給他做思想工作,大意是你這位“老朋友”已經很大了,經常一復發就疼得你滿床打滾,建議還是切了。




華佗還表示,你要是有興趣的話,我能幫你把包/皮也順手割了,一次手術,兩種體驗,你要不要試試看?




面對自己在現實裡接待的第一個手術患者,華佗認為自己提供的都是最良心的建議。




就是術後可能要難受幾天,畢竟只切後面只是排便痛,把前面也切了那就是大小便都痛了。




蘇軾:?????




這個醫館的人都太可怕了。




華佗正給蘇軾講“長痛不如短痛”“割包/皮的好處與必要性”以及“沒事的保證術後休息個三四天就能活蹦亂跳”等等術前思想動員工作,李長生就找了過來。




華佗知道李長生是知情人,直接讓李長生進來幫把手。




雙方相互見禮。




李長生觀華佗言行舉止,心中對他來自漢末的說法已信了大半。他主動詢問華佗:“前輩可有什麼是要晚輩幫忙的?”




華佗看了眼蘇軾。




蘇軾的痔痛已經讓華佗先用栓劑止住了,所以他現在陷入了巨大的掙扎之中:割,還是不割,這是個問題;割一邊,還是割兩邊,這也是個問題。




不管古往今來,做手術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件大事,像這種摘除“外客”的手術還好,理論上癒合後便對患者身體影響不大。




換成那些切肝切肺切腦子的,造成的影響可就難以預料了。




按照中醫的思想,人體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令整個機體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只有整體保持這種平衡,人才會維持在正常狀態。




要是其中一環被你切掉了一部分,整體的平衡就很容易崩潰,各種問題會接踵而來。




對醫家而言這算是壞病中的壞病,治壞病時得想方設法調整治療方案,這種能力並非所有醫家都有的。




要不怎麼古時有六不治之說,如果患者採用了別的治療辦法(比如“信巫不信醫”)把病給治壞了,醫家往往也無計可施。




所以在是否進行手術這件事上,醫生會很慎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也會很慎重。




華佗見蘇軾還拿不定主意,寬慰道:“你別擔心,在給你動手之前我會先進行至少十次的模擬試驗,保證會給你選個最好的手術方案,過程無痛,愈後極佳,保證能讓你一身輕鬆地長命百歲。你也不想再和它相依相伴四十年的吧?”




蘇軾一想想自己真的有可能與這老朋友相伴四十年,背脊不由自主地冒出冷汗來。




割!




必須割!




華佗讓蘇軾簽下手術同意書。




蘇軾龍飛鳳舞地簽下自己大名。




華佗轉頭看向李長生:“勞煩你搭把手幫這位蘇居士備皮,我去給他確定最佳手術方案。”




他還仔細給李長生講了講怎麼備皮。




很簡單的,就是先用這個專業備皮器幫患者把相關區域的體毛去掉。




放心吧,手術室提供的備皮器傷害很小,去掉的體毛能完整地保留毛根,要不了多久就能再長出來。比起脫毛膏之類的優勢要大得多!




蘇軾:?????




現在要回手術同意書還來得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