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3 章

接下來小半天,霍善都氣鼓鼓的,看劉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要不是還記得他爹說劉徹要把他搶進宮裡不給他出來玩,他都要再往劉徹身上咻咻咻地扔幾個【衡石量書】了。




忍住,忍住。




他回來後雖然沒坐診,但李時珍他們都算是醫館的綁定醫家,這兩天李時珍和張仲景在長安那邊接診的患者以及華佗在莊子上接診的患者,都算是他們醫館的就診人數,一樣可以積累寶箱!




所以霍善手頭的【衡石量書】道具現在已經積累足足四個了!




可惜不能用到劉徹身上。




霍善只能對著劉徹哼來哼去,一副“我再也不和你好了”的氣憤模樣。




直到看見劉徹命人送來不少食材,包括趕著過來的好幾只活羊,霍善才換了種態度,繞著那幾只胖胖的白羊跑來跑去,跑夠了才開心地問劉徹:“都是給我的嗎?全都是給我的嗎?”




劉徹道:“當然都是給你的。”見霍善這般高興,他又忍不住點評起霍善的不識貨行為來,“這幾隻羊加起來都不值一顆好的東珠。”




霍善說道:“那又不能吃。”




值錢不值錢的,對他來說才不重要!




劉徹說不通他,也就不和他計較了,既然霍善喜歡吃,以後宮中有什麼好吃的都送他一份就是了。




這一個兩個的,給造紙法也不要官職,給灌鋼法也不要官職,當真是想找個貪慕名利的都難。




偏偏他們看重的小子又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四歲小娃娃,想給點賞賜他都分辨不出是好是歹。




往後且叫人多跑幾趟腿便是了。




劉徹到底是日理萬機的皇帝,沒在新豐縣多待,當天下午便帶著灌鋼法和曲轅犁的圖紙回去了。




最近許多地方都在忙春耕,倒是可以先試著做出一批曲轅犁來。




此前他們大漢已經對冶煉技術做過許多革新,灌鋼法不過是在這些革新中衍生出來的,比如他們其實已經掌握了熟鐵的造法。




按照蘇軾的介紹,這種曲轅犁不僅只需要一頭牛來挽犁,轉向還更加輕鬆便捷,耕作起來非常輕鬆。




如果少府那邊動作快些,說不準還可以趕出一批新農具來試用。




真要成功的話,那就是省牛省鐵還省人力的大好事!




劉徹讓少府趙禹回去後馬上安排足夠多的人手來研究這兩份圖紙。




趙禹喏然應是。




他回到長安也不回家了,直奔少府衙署親自抄錄備份了蘇軾給的圖紙,才讓將作大匠帶著匠人加工加點使制新犁以及試練新鋼,爭取來個雙線並行,到時候能一起出成果。




正好將作大匠那邊也在為春耕補放農具做準備,材料都是現成的。




劉徹也沒閒著,回宮後馬上命人把太常找過來。




太常屬於九卿之中地位最高的,底下管著太樂、太祝、太醫、太使等衙署,方士很多時候也歸太常管。




劉徹準備給方士們找點活幹,自是得找太常過來商量。




這些方士再不努力,外來的和尚可就要後來居上了!




不知怎地,劉徹總覺得自從前兩次莫名其妙很想處理政事以後,他的頭腦彷彿更清明瞭,處理起各類政務來也更加輕鬆自如,一點都沒有過了三十歲以後那種思維上的沉滯感。




就好像通過那兩天兩夜的勤政形成了慣性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