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6 章





霍善已經提前一天讓人過來打過招呼,得知霍善義診是可以贈一兩劑藥的,不少人都秉承著試試也不吃虧的想法準備過來試試。




不少好事者也聞訊而來,圍在簷下等著看熱鬧。




若非金日磾帶人維持著秩序,他們恐怕要把這臨時診堂給擠滿了。




霍善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多人少他都不慌不忙地給人診治。




瞧著當真有點小神醫的模樣。




這種能自己走過來求診的,一般也沒有什麼危重症病人,霍善診斷起來十分輕鬆。




到了午後,霍善正抱著牛乳飲子噸噸噸,就來了個比較特別的病例。




這人自述自己得了種怪病,平時不痛不癢,但只要用食指按壓頸部就痛得厲害,按壓腰部也痛得厲害,按壓膝蓋還是痛得厲害。




這按哪都痛的怪病嚇得他已經有兩天晚上沒睡好了,總疑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絕症!




霍善:?




霍善喝完最後一口牛乳飲子,洗淨手給這人檢查了一番,心裡已經有數了。他問道:“你難道沒感覺出來,痛的是你的指頭嗎?”




對方:“……”




對方傻愣愣地看向自己的食指。




他試著用左手去捏了捏那根按哪哪痛的罪魁禍首。




登時疼得他齜牙咧齒。




圍觀群眾:?????




漫長的沉默過後,不知是誰先笑了出聲,接著屋裡屋外很快都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如果是手腳骨折了,霍善可能還沒把握能幫忙復位,畢竟他個頭還太小了,做不到像華佗他們那樣一上手咔咔兩下就完成了骨折的手法復位。




這人只是傷了個指頭,對霍善而言倒不是什麼難事,他讓對方把受傷的位置讓出來,按照剛才摸出來的錯位問題輕鬆自如地一推,那出現輕微錯位的指頭便順利復位。




整個過程沒給對方半點感覺到疼痛的機會。




霍善說道:“暫時不要用這個指頭乾重活,養上兩天就好了。”




經過這半天的圍觀,不少人都對這位還在喝奶的小神醫心服口服了,連在本里坐診唯一一位的醫家都過來觀摩他給人診治。




還趁著霍善休息的空擋上去攀談。




霍善對於這種願意學習的鄉里同行,都會邀請他們閒暇時到醫館來進修。




只要他們願意學,品行又過得去,天下第一醫館都會傾囊相授。




別說同行自己了,連其他人聽了都十分動容。這種看家本領有多少人願意傳授給別人?




那些受了霍善贈藥的人家更是悄悄回去準備謝禮。人家小神醫來義診是小神醫好心,他們不能當做是理所當然。




霍善離開的時候,再次得了滿車的蔬菜瓜果雞蛋鴨蛋,有些家底豐厚




的人還往車上栓了幾隻雞鴨鵝。




霍善分不清都是誰往車上塞的,見車上也沒什麼超出診費太多的東西,便也沒有拒收,騎上他家霍小白揮別眾人歸家去。




易知這回終於搶到了牽驢的活,牽著霍小白沿著田埂往回走,只覺二月的春風也暖洋洋的。




這般過了四日,霍善終於等來了自己心心念唸的休沐日。




醫館是沒休沐日這種說法的,這幾天陸續有他義診過的患者過來複診抓藥。




倒不是霍善不給他們一次性送足藥,而是有些患者是要根據用藥後的情況調整藥方的,有些患者有需要服上十幾二十劑藥才能根治。




他出門義診又不能帶上那麼多藥材,只能讓他們回頭自己去抓藥了。




比起去外面抓藥,這些人還是對霍善的醫館更放心,所以紛紛找過來複診。




醫館目前都還沒正式對外營業,竟已經慢慢熱鬧起來了。




蘇軾這個“住院部”患者也察覺了醫館的變化。




看來好的醫家從來不怕醫館位置偏僻,看看東漢末年那位董奉隱居山中,給人治病從不收錢,救活了就讓人家給他栽杏樹,硬是給種出一片數以十萬計的杏林來。




蘇軾在心裡感慨了一番,溜達去找霍善說起杏林的典故,建議霍善也學學人家讓患者種樹的做法。




霍善聽後意動不已,興致勃勃地說道:“全種杏子根本吃不完,不如什麼果樹都給種上,到時候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




蘇軾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對霍善的想法予以十二分肯定。




兩人興致盎然地邊商量邊去看李長生他們把烤小豬要用的傢伙準備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