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9 章

蘇軾因為痔瘡發作的關係,折騰得他弟蘇轍一宿沒睡,這會兒蘇轍也沒心思睡了,已經起身洗漱並命人給蘇軾準備飯食去。




霍善就是在蘇轍出去後過來的,依然是啪嘰一下掉落在蘇軾面前。




蘇軾見霍善還真如約過來了,心情很不錯,笑呵呵地和霍善表示一會帶他去認認人。




霍善就屁顛屁顛跟著蘇軾洗臉刷牙去。




蘇轍安排完一切後過來一看,就瞧見蘇軾身邊跟著個長得粉雕玉琢的奶娃娃。




蘇轍:?




這是哪冒出來的小孩兒?




蘇轍不懂就直接問了出口。




蘇軾信口胡扯:“這孩子說他們家在儋州,他爹把他忘在這邊了,央著我帶他一起渡海去。”




蘇轍從未聽過這麼不靠譜的爹。




可是想想自己有個不靠譜的兄長,蘇轍也就釋然了。既然有不靠譜的哥,為什麼不能有不靠譜的爹?他哥都是當祖父的人了,也沒見成熟多少。




蘇轍命人多送了一份朝食過來,問起霍善的姓名。




霍善被蘇軾叮囑過少說少錯,所以沒有說多餘的話,蘇轍問什麼就回什麼,提到父母是誰他就裝傻,問到家在哪裡就只說是昌化軍。




蘇軾要去的地方就是昌化軍,他不是被流放,而是被貶,還是有官職在身的。




他弟蘇轍現在是化州別駕、雷州安置,蘇軾則是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所以他最後去的地方就是昌化軍那邊。




霍善家真要在那邊的話,倒是真的順路。可蘇轍瞧著霍善這模樣,總感覺這孩子一點都不像是儋州土人。




到底是誰把這個一看就是富養出來的娃兒落在他哥這邊?這麼大個娃丟了真的不會睡不著覺嗎!




蘇轍在霍善本人這裡問不出什麼來,命人在驛站周圍打聽也沒聽說有誰丟了孩子,回頭一看,就見蘇軾和霍善這一大一少正沒心沒肺地捧著碗咕嚕咕嚕漱口,連端茶碗的姿勢瞧著都一模一樣。




蘇軾年紀大了,腸胃就受不得茶了,所以他養成了飯後濃茶漱口的習慣,說這樣既能嚐到茶味,又能清潔並堅固牙齒,還不會傷害自己的胃。




霍善本來喝了一口濃茶,還覺得苦到他永遠不再喝呢,聽蘇軾講解其中的養生妙處,便學著蘇軾用這粗茶漱起口來。




還真別說,這茶吐掉以後感覺嘴裡確實清爽了許多!




霍善高興地和蘇軾表示家裡那些苦苦的幹茶葉可算有用處了。




蘇轍見一大一小湊一起嘀嘀咕咕說得起勁,看起來很是投緣,在心裡嘆了口氣。




算了,大不了回頭有人來找孩子就讓他們到昌化軍找去,誰讓他們這些當爹孃的自己粗心大意丟了娃?




遠在西漢的霍去病:“……”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馬上就要啟程渡海了,蘇過這個當兒子的一直在忙前忙後地收拾東西。




其實蘇軾本身是沒什麼東西的,這滿滿當當好




幾箱的行李幾乎都是蘇轍剛接濟給他們父子倆的。




要知道蘇軾被貶到惠州三年,幾乎領不到半點俸祿。




傳說中羊蠍子就是他在惠州發明的。




所謂的羊蠍子就是羊肉被人買光了,剩下沒肉的羊脊骨。於是蘇軾用極低的價錢把骨頭買回去煮熟,愉快地從脊骨縫裡頭剔肉吃。




他吃完還要寫信給蘇轍表示這吃法妙趣無窮,每次找到肉那一瞬的欣喜簡直讓肉好吃了不止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