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9 章





蘇轍邁步走過去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這一看,就瞧見了霍善紮在船工身上那熠熠發亮的銀針。




六月的陽光明燦燦的,照得那銀針也散發著耀目的光芒。




蘇轍的腦海裡也冒出了和他侄兒蘇過一樣的想法——




小孩子扎針扎死人犯法嗎?




他哥這個臨時監護人需要負連帶責任嗎?




蘇軾倒是知道霍善的本領,走過去問霍善是什麼情況。




霍善下針前已經給船工詳細地診過脈,對船工的情況瞭若指掌,仔仔細細地給蘇軾分析了對方的病情。




這船工胸悶氣短的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身體乏力,下肢輕微水腫,雖然很多都是些船工的常見毛病,有條件的話還是得治一治,否則每天在這六月天的烈日豔陽下幹活遲早得出事。




蘇軾本來也想給船工診診脈,想到李時珍說他把自己給治死了,又默默地收回了手。




李時珍那張嘴也是管不住的,不僅給他講了他自己給自己治病的事,還給他講了他推廣聖散子方的事。




蘇軾在黃州、杭州任上都曾用自己從朋友那求來的聖散子方大鍋熬給百姓喝,治療時疫效果非常不錯,喜得他寫文章大肆吹噓這個方子有病喝了包治百病、沒病喝了還能百疾不生(“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




結果他這話吹得太過頭了,後世許多人碰上時疫不管三七一十一,全都用他吹噓過的聖散子方,好幾次大疫都大鍋大鍋地熬給百姓吃。




一直到明朝都還有人這麼幹,據李時珍說明朝有個知縣碰上疫病,一話不說熬了聖散子方讓縣中百姓服用,結果是“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




說明用藥這事兒沒什麼“包治百病”之說,碰上對症的還好,碰上不對症的那可真是一鍋鍋的催命符。




所以後世才說這聖散子方活人無數也害人無數。




可見光知道是藥方是不夠的,還是得多些懂得辨證論治的醫家,遇到時疫得先確定病因和病證才用藥。否則不明不白地一鍋藥送下去,怕是要把原本不至於喪命的百姓送進鬼門關!




像蘇軾這樣看到有效就一通瞎吹,本身說起話來又有極大的影響力,問題可太大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蘇軾這人管不住嘴啊!




李時珍這番話說得,蘇軾一時半會都不敢隨便跟人分享藥方了。




難怪當初他朋友抵不過他再三請求把藥方傳給他的時候,要他指江水為盟不許把藥方傳給外人!




不得不說,蘇軾能給獎池提供【禍從口出】這個技能還真不算冤枉。




蘇軾正悵然間,霍善已經把在船工穴位內停了足夠久的銀針取了出來。




雖然其他人不知道船工身體上的感受,卻能看出船工原本不太好的臉色好轉了,呼吸也明顯順暢起來了。




真的有效!




這小孩真的會治病!




當然了,船工本人才是體會最深的。




他感覺霍善挪開的是壓在自己胸口的巨石,這會兒連海邊那微鹹的空氣彷彿都變得格外舒爽。




這種快活是別人說一千道一萬都感受不到的,只有自己親身體驗到後才知道得遇良醫是多麼幸運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