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16 章

劉徹回去的路上就發現,來了,又來了,那種感覺——沒錯,就是那種感覺又來了!




那種腦袋出奇清晰、彷彿不多看幾份奏疏策論實在很可惜的感覺,又來了。




這一刻,無論是後宮新納的美人,還是剛才很想得到的花裡胡哨鞍具,都變得不那麼吸引人了。




他現在只想解決國家財政問題、國家人才選拔問題、河西諸地設郡屯田問題……還要召開一個小型研討會,討論對待南越是使用外交手段和平解決還是找個由頭興兵討伐。




仔細一想,他要乾的事還真多啊!




劉徹直接把衛青幾人帶回宮中。




這種狀態著實難得,不管討論什麼問題腦袋彷彿都比平時要清晰。正好他看重的心腹大臣都在,想加班都不用另外找人的。




回到長安後突然被喊去加班的霍去病:?




劉徹這熟悉的狀態,這熟悉的加班安排,令霍去病一下子想到霍善手頭的【衡石量書】。幸好劉徹目前並沒有深究此事的想法,不然這孩子說不準真要被逮住了。




霍去病默不作聲地跟著衛青他們一起加班去。




朝廷最近事情確實挺多的,新打下來的土地要琢磨該怎麼消化,從諸侯王手裡陸續弄回來的郡縣也要琢磨該怎麼管控。




要知道文帝時期一度免了十餘年的田稅,原因就是……當時內憂外患的朝廷實在搞不轉這一攤子事,與其分出一大批官吏去搞那點微薄的田稅,還不如直接免除田稅只收個人頭稅,這樣官吏輕鬆,黔首也高興,稅錢自然就好收多了。




現在劉徹還把大漢疆域給做大了,那麼如何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打下來或者收回來的地盤朝廷根本管控不了,那就真的叫那些愛潑冷水的儒生給看笑話了!




可惜劉徹不太欣賞墨家的理念(墨家弟子顯然也不會欣賞劉徹的理念),否則以墨家那要求弟子吃苦耐勞的宗旨以及那因地制宜發明創造的本領,扔去河西諸地以及南邊諸郡搞開發著實再適合不過。




其實儒、墨在諸子百家之中都曾是顯學,思想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像司馬遷這個曾經師從董仲舒的儒家弟子,在沉浸式瞭解過春秋戰國歷史後提筆寫《史記》都經常儒墨並提。




可見墨家祖上確實曾經闊過。




可惜墨家那些個分支好用的不好管,好管的不好用!




在【衡石量書】的作用之下,劉徹腦子運轉得很快,一想到接下來的種種部署,他腦海裡滿滿當當都是這麼一個想法:得想個辦法弄點人來給朝廷幹髒活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