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34 章

蘇軾採購回來的紅紙和筆墨都用完了,兩人便讓不知什麼時候杵在旁邊(滿臉麻木的)蘇過收拾收拾,開開心心回家去。




當然,在那之前霍善還屁顛屁顛去買了好多爆竹,說是要好好過個熱鬧年。




回到家中,霍善還拿著自己買回來的爆竹不撒手,要不是蘇軾招呼他過去分錢去,他已經琢磨著該怎麼偷偷放紙炮去了。




……只是這東西的動靜根本沒法偷偷放。




而且他腿短手也短,怕是跑不過這玩意。




唯有先放下。




既然已經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霍善對錢不錢的就不那麼熱衷了,不過到底是自己靠本事吆喝來的錢,霍善還是積極地跟蘇軾你一文我一文地把錢分完了。




最後多出來的一文錢,霍善和蘇軾大方地把它送給了蘇過。




蘇過:?




真是謝謝你們了。




晚上霍善就吃上了海邊養出來的豬。




有了好吃的,霍善夸人的話就特別多,直說蘇過真是養豬的一把好手。




蘇軾聽了哈哈大笑,表示他也是這樣認為的。




蘇過:“……”




這夸人角度就很有他爹的風格,以前他大侄子出生,蘇軾就跟朋友們寫信說自家孫兒長得壯壯的,一看就是未來的種地高手。




蘇過也不知道他哥聽到後是怎麼個想法,反正此時此刻他的想法是這樣的:誇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誇了。




第二天就是除夕,蘇軾錢袋子鼓了,便帶著霍善出去街上瞎買一通,並表示這都是守歲用的,算不得浪費。




左右是蘇軾自己憑本事賺來的錢,蘇過也沒攔著,由著蘇軾繼續發揮到手沒的光榮傳統。




只是蘇過私底下忍不住問起霍善的事,這孩子大過年的難道不回家嗎?




蘇軾張口就來:“他家裡人有要緊事去辦,這幾天不在家,只能把他託付給我了。”




蘇過心裡覺得對方這父母怎麼看都不太靠譜,畢竟靠譜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把孩子託付給他爹!




見蘇軾頗為開懷,整天領著霍善到處閒耍,蘇過也就沒再多言。




除夕當晚要守歲,霍善本來是習慣早睡的,但是蘇軾說到了子時就可以玩爆竹了,所以他堅強地睜著眼等著子時來臨。




於是這天夜裡三人圍爐閒坐,由蘇軾主講、蘇過補充大宋過年習俗。要說冬天,還是下雪天最熱鬧,可惜儋州這邊沒有雪,要不是為了有點守歲氣氛,其實除夕連火爐都不用點。




根本不冷!




蘇軾就給霍善說起正月下雪的開封城,那時候一到雪天,詩會、酒宴的邀請帖就雪花似地飛到他面前,大家都爭相邀請他過去做客。家家戶戶都在門口和庭院裡堆起了雪獅子,做起了雪燈,他們大宋並不宵禁,所以夜裡點起雪燈來,不管街上還是庭院裡都亮堂堂一片。




有那樣的好景緻在,誰捨得入睡呢?當然是歡飲達旦,不醉不歸!




霍善




道:“你們夜裡不宵禁,夜夜這樣點燈,哪裡來那麼多燈油和蠟燭呢?”他早就注意到了,蘇軾即使被貶到儋州,夜裡看書寫信之類的也是點蠟燭的。




蘇軾說道:“只要有需要,到處都有能做燈油和蠟燭材料。”




他和霍善說起自己在杭州時的見聞,江南一帶烏桕樹多,這東西可是個寶貝,種子可以入藥可以榨油不說,種子外殼還有一層天然的蠟質,收集起來便能做蠟燭了。




山上多種幾株烏桕樹,那不就油蠟都不愁了嗎?這烏桕子榨出來的油,應用也十分廣泛,印刷用的油墨用得上它,船舶防水也用得上它,這兩樣東西可都是江南水鄉最需要的。




那漫山遍野的烏桕樹,當真是又好看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