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50 章





霍善自己也一點都不覺得無聊,跑來跑去給他們搬種薯和種子,還煞有介事地讓他們分組管理撒種子的和埋種薯的,說是要搞什麼對照組觀察產量和生長週期。




聽得司馬遷都一愣一愣的。




種東西竟還有這麼多門道!




霍善把最後一根種薯埋進地裡的時候,就聽人來通知說底下那十幾個縣令來了。




新太守上任,底下的人肯定得來拜山頭。




霍善就著汲上來的井水洗乾淨沾了泥的手爪,對諸葛亮說道:“先生隨我一起去見見他們嗎?”




諸葛亮笑道:“也好。”




一行人收拾停妥,才出去會見這批年紀普遍比霍善大十倍八倍的縣令。




按照漢制,人口在萬戶以上的縣為上縣,人口在萬戶以下的則為下縣,江夏郡攏共就那麼十來個縣,稱得上上縣的壓根沒幾個,目前記錄在冊的人口約莫五萬多戶,總人口數合計二十萬出頭。




也就是說霍善這個太守手底下管著的人攏共二十萬人左右,其中軑縣還是軑侯食邑所在地,還得把軑縣的賦稅歸給軑侯。以前自己沒接手還不覺得,現在自己接手了,就感覺……南陽郡太守一定很難受,他和他爹攏共分走了南陽郡一萬多戶來著!




霍善也沒對軑縣縣令區別對待,而是開誠佈公地跟他們聊起了來年的生產安排和產業結構調整。他雖然沒看過相關資料,但是,他有諸葛亮!




而諸葛亮又帶著霍光幾人惡補了一番府衙中的相關文書,縣令們報上自家縣裡的田地、人口與物產時,霍光他們就會發揮自己強悍的記憶力對他們的彙報提出疑問,一個兩個還全都問到了點子上。




弄得一干縣令汗流浹背。




原本以為上頭派個小娃娃來當太守是鬧著玩的,沒想到他身邊居然有這麼多能人。這才剛到地頭上,居然就把他們歷年的上計材料給過了一遍,還記得那般清楚!




最叫人害怕的是,那個拿著羽扇(李時珍非要塞給諸葛亮的)的中年文士臉上分明帶著淺笑,卻給人一種難言的壓迫感,就好像是京官過來巡察似的。




這人一句話都沒有說,竟讓他們莫名生出種彙報起來絕對不能隨便糊弄的念頭。




看來,朝陽侯就是來掛名的,實際上是朝廷想派人來整頓江夏郡!




……他們江夏郡也沒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啊!




難道說,陛下其實是想要以他們江夏郡為據點整頓整個南方?




要知道陛下可是突然讓霍去病全面接管南方軍務……




嘶。




他們這是碰上大機遇了啊!




只要捋起袖子跟著冠軍侯他們幹,還怕




陛下看不見他們嗎?!




這場見面會兼彙報會議的氣氛一下子就熱烈起來了,縣令們堪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霍善有些茫然。




怎麼回事?這些人好像突然很激動的樣子。




他們好怪。




不過縣令們這麼配合倒是省了霍善不少事,他麻溜給眾人提了接下來的考察計劃。




他需要把一些產業安排在江夏各縣之中,但縣裡必須符合開設相關作坊的條件,至於產品銷路那是絕對不必發愁的,哪怕江夏郡內消化不了,他們也能直接和長安那邊對接。




要知道自從莊子那邊把產品名氣打了出去,不知多少豪商巨賈在重金求貨源。他們趕早安排上了,那就是早生產早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