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52 章

霍去病這次來西陵城也是有正事的,他想讓李時珍去看看士兵發現的幾處雲夢澤疫病高發地,給出點相對有效的防疫意見。




霍善聽後馬上說道:“我也去,我也去。”




霍去病道:“你剛到任地,怎麼能擅離職守?”




霍善道:“我聽說郡中軍務也歸我管的,我得去看看。而且爹你發現的這些地方不都歸江夏郡管轄的嗎?”




霍去病聽他講得有理有據,便沒再拒絕。他也想多跟自家娃相處相處。




諸葛亮提出想跟去看看。




他想瞧瞧大漢強盛時期的兵力。




霍去病知曉諸葛亮是醫館的特殊“患者”,並沒有拒絕諸葛亮的要求。




一行人當天便趕赴雲夢澤駐軍處。




正式的水上訓練還未開始,士兵們基本被安排著就地築屋、屯田、造船,人人都忙忙碌碌地看著自己的活。




霍去病帶著人回營不久,一個年輕小將便尋了過來,與霍去病彙報今日營中諸事。




這人瞧著雖然挺年輕,做起事來卻極有章法,聽得在旁邊坐著的諸葛亮頗為讚許。等對方出去以後,諸葛亮才詢問道:“不知這是何人?”




霍去病便給諸葛亮介紹了一番,此人姓趙,名充國,年方二十,但很能幹,他在上林苑給劉徹練兵時一眼便相中了,留在身邊準備重用。




諸葛亮:“……”




什麼一眼就相中了,你們父子倆分明就是仗著自己知道得比別人多,有什麼厲害人物都往自己身邊扒拉吧?




這趙充國,也是昭宣時期曾經在對外戰爭上戰功赫赫的大漢名將啊!




那時候能打的人可不多了。




還得多虧了他屢次上書提議讓士兵在河西諸郡屯田,才讓大漢在挺長一段時間內好好地守住了河西這條通往西域的通道。




想到剛才沿途看見的連片軍屯,諸葛亮越發確定霍去病他們就是憑藉先知先覺讓人家趙充國早為大漢種田五十多年!




這父子倆年紀都不大,心怎麼這麼黑?




霍去病並不覺得自己心黑,既然大漢南方地廣人稀,那麼讓士兵駐紮到哪種到哪有什麼不好,一定程度上還能緩解軍糧壓力。




再有一點就是,那些已經開墾的農田是不能隨便改變耕種性質的,一般而言每戶要種多少糧食、多少桑麻,縣衙都會一一安排下去,以免當地黔首私自改種經濟作物弄得吃不上飯。




畢竟本縣真要出現大面積餓死凍死的情況,首先問責的就是當地官吏!




霍善想要試種一些新作物,拿軍屯新開墾的荒地來試是最適合的。




趙充國真能把這事辦好了,成就絕不會比霍善所說的那個“未來”差。




這樣一個年齡比自己還小几歲的將才,霍去病是真心想早些把他培養起來。




一方面是確實愛惜這樣一個人才,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倘若自己當真沒能看著霍善長大,有這麼個壽數綿長




的名將幫著看顧一二也是好的。




入夜後諸葛亮走出營帳,看著迎風飄揚的大漢軍旗出神。




霍去病見霍善睡下了,也走到外頭單獨會了會這位來自兩三百年後的蜀漢丞相。




諸葛亮見霍去病來了,嘆息著與他感慨道:“某數次出師北伐,皆是耗空軍糧無功而返,蜀中黔首其實多有怨言。軍中這樣好的面貌,某已經許久不曾見過了。”




他們都認為漢武帝窮兵黷武,其實對於蜀中百姓而言他興兵北伐何嘗不是在窮兵黷武?他們本來安安穩穩地生活在蜀地,卻一次次被他的決定捲入征伐之中。




只是昔日攜手並進的人一個接一個地埋骨泉下,倘若連他都放棄北伐,又有什麼人還記得他們共同的心願?未能輔佐幼主克復中原,他有何面目去見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