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52 章





前頭的鄉民全都虔誠地跪坐在地,聚精會神地看著巫醫手舞足蹈地做著些非常誇張的動作。




由於前頭的人都是坐著的,便襯得霍善他們一行人非常顯眼。




霍善認真看了好一會的巫醫舞蹈,感覺要是五禽戲配上吹吹打打的樂曲應當也有這麼個效果。




他很快便覺得沒意思了,目光往左右看了看,很快發現旁邊有個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兒同樣沒坐過去接受巫醫賜福。




霍善好奇地過去問道:“你不是這鄉里的人嗎?”




對方正剝著蓮蓬,見霍善湊過來跟自己說話,大方地掰開蓮蓬分他一半,點著腦袋說道:“當然不是,你怎麼看出來的?”




霍善道:“你穿的衣服和他們不一樣,而且你都不打算坐過去。”




看見對方遞過來的蓮蓬,霍善先瞅了瞅對方的手,發現對方指頭乾乾淨淨,散發著健康的紅潤,頓時放心地接過那半蓮蓬,學著對方那樣剝蓮子吃。




只嚐了一顆,霍善立刻被這清甜可口的蓮子征服了。




他積極發問:“你上哪兒摘的?我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蓮子!”




儼然很有跟著人去摘蓮子的勢頭。




小娃娃答道:“我師父自己種的。”




霍善麻溜打開自己的小荷包,從裡面拿出一小包糖分給對方作為回禮。




不是他小氣不肯多給,而是掏多了會讓別人懷疑他的小荷包到底




()有多能裝。




小孩子的友誼就是這麼簡單,你分我一口吃的我分你一口吃的,馬上就變成好朋友了。




霍善主動和人交換起姓名來,很快得知對方名叫夙小星,很奇怪的名字。




據說是她師父在天色還沒亮起來的清晨撿的她,所以讓她姓夙,而當時天上還有殘星當空,正合古詩中所傳唱的“嘒彼小星,三五在東”之象,所以便給她取名小星了。




當然啦,這些東西夙小星都聽不太懂,全憑著記性好記下來的。




霍善聽得津津有味,回道:“我也是師父養大的哦!”知曉夙小星沒爹沒孃,他便不提自家爹孃的事了,而是問夙小星,“你怎麼自己在這?你師父呢?”




夙小星道:“我有七個師父,今天帶我出來的是六師父,他可能迷路了吧。沒事,一會他應該就繞回來了。”




霍善:?




世上竟有這麼不靠譜的師父。




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兩小孩你正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天兒,那巫醫終於停了下來,操著一口楚地方言給鄉民們宣講起他們巫醫那一套。




自從醫館升級,霍善現在天南海北的話都聽得懂了,區區楚地方言自然也不在話下。




他好奇地停止聊天聽了一會,赫然發現這些巫醫的宣傳內容和他在儋州的所見所聞一模一樣!




無非就是“想要病好,用心要誠”“不能相信醫家那一套,吃了藥神君就不保佑你了”“東頭那個某某某自己偷偷喝草藥,一個男人肚子脹大而死,都是惹怒了神君啊”。




反正就是,不許信別人,不許亂喝藥,想給人送錢治病最能送給神君(巫醫代為送達)。




霍善震驚。




原來大漢許多地方沒比宋代的儋州開化到哪裡去。




這種“死的人都怪他們喝了藥”的說法居然能讓這麼多人信服。




霍善一琢磨,掏出蘇軾帶給他的一次性道具【禍從口出】。




這玩意他還抽到好多呢,這就看看它到底有沒有用!




霍善毫不猶豫地把【禍從口出】偷偷扔到那為首的巫醫身上。




去吧,東坡先生!




破除迷信,全靠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