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66 章





錢乙摸著霍善圓溜溜的腦袋說道:“你沒說錯,若是他們肯潛心鑽研各類醫案,絕不會用同一個方子去治三個病症完全不同的患者。”




就算是在京師這種醫家眾多的地方,小孩子生病想找到靠譜的小兒醫,比之巫醫請神的成功率也沒高出多少。




其實錢乙並不難請,只是他的官職擺在那兒,一般人都不太敢登門罷了。只要別人來請了,不管患兒是不是霍善所說的“壞病”,他都會登門去看看。




可惜他終歸還老了,身體大不如前,就算他願意每天出診也治不了多少人。




這也是錢乙常年閉門著書的原因,他想把自己生平遇到的醫案給歸納整理出來供後人參考。




霍善跟著錢乙歸家的路上,被路邊賣夏飲的店鋪吸引了。




入夏後,開封街頭買飲子的店就多了起來,正是南宋那本《東京夢華錄》所說的“初嘗青杏,乍薦櫻桃”的好時節,各種口味的飲子琳琅滿目,杏子、桃子、林檎、櫻桃等等都可以作為果飲售出。




蘇軾果然沒騙他!




鼎盛時期的開封城,什麼好吃的都能吃上!




錢乙手頭不缺錢,見霍善賴在那堆夏飲面前不再挪步,便給他買了杯現榨飲子嚐嚐鮮。




霍善一向很好打發,得到了想要的也不吵著要更多,捧著飲子一路咕咚咕咚喝到錢乙家門口。




趕巧就碰上來接他歸家的蘇軾父子倆。




霍善力邀蘇軾嚐嚐自己剛買的林檎飲子,酸酸甜甜的,可好喝了。




別人聽到可能只會說“好好好下次一定”,蘇軾聽了以後卻馬上詢問道:“哪家店買的?走,領我過去,我再給你買上一筒其他口味的飲子。”




錢乙:?




怎麼感覺讓這個蘇軾帶娃,會把娃肚皮撐壞?




錢乙醫者的毛病犯了,忍不住叮囑蘇軾不能讓小孩子吃喝過了頭,不管吃什麼都要適度。




像這些夏天喝




的飲子,絕對不能因為孩子想喝就一直給他買!




蘇軾聽得腦仁疼,想說這小孩其實比我還能吃,瞧見旁邊一臉乖巧相的霍善後又只能把話嚥了回去。




算了,既然是忘年交,自己背個鍋怎麼了?




霍善和錢乙約好下次有機會還來跟他學兒科,才跟著蘇軾去掃蕩入夜後的開封城。




到了宋朝,霍善最喜歡的就是去逛夜市了,因為大漢是要搞宵禁的,入夜後幾乎不會有這樣的熱鬧。




霍善這個學醫的一點都不知道什麼叫忌口,跟著蘇軾走走逛逛,抱著剛買的飲子喝完了,又看中了新的零嘴,嘴巴一路上就沒停過。




蘇軾平時在家裡被蘇過管著,吃喝上面也多有約束,這兩天自然是藉著陪霍善盡情逛逛開封夜市的機會這也吃吃那也吃吃。




可算是把恢復官職後的種種不自在都吃沒了。




蘇軾和霍善嘆氣:“真想和你一樣逍遙自在。”




蘇軾晚年沉迷陶淵明,很有《歸園田居》的信,對於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是十分厭煩的。若非知曉了靖康之恥的存在,他估計不會想方設法求著北歸。




霍善聽得一臉懵懂,他吞下嘴巴里的羊肉小饅頭,轉過腦袋看向蘇軾:“你不是挺逍遙自在的嗎?”他記得每次過來蘇軾都有人請客吃飯,日子過得不要太快活。




蘇軾道:“大人的事你不懂。”




霍善“哦”地應了一聲,繼續消滅自己手上的另外一半小饅頭。




趕緊吃完了,他還要嚐嚐蘇軾幫他拿著的細索涼粉呢!




不得不說,宋朝的飲食文化真是讓霍善大開眼界,即便是袁枚那以吃喝聞名的隨園也抵不過開封這自由的夜市。




畢竟袁枚那邊的吃法帶有他自己的偏好,而這邊的夜市包羅萬物,什麼口味都找得著!




霍善吃了一路,最後直接走不動路了,需要蘇過扛著他回家。




蘇過正是年輕力壯的年紀,又有著豐富的扛人經驗,霍善覺得這座駕怪舒服的。